轰隆隆……
咔……
惊雷炸响,伴着一道道闪电滑过,将这夜空都给点亮了。
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连着阴了好几天,这场雨总算还是下起来了。
“快关窗户!”
宋晓雨说着,正要起身,想起自己现在身上不方便,只能催促李天明。
“去看看孩子!”
李天明把窗户关上,也顾不上穿雨衣,顶着瓢泼大雨就冲了出去。
“爸……爸……”
刚到西厢房门口,就听见了小四儿的哭声。
“哭啥哭,我在呢,你怕啥?”
甜甜嘴上数落着,却也不忘将小四儿搂在怀里。
外面电闪雷鸣,她心里也一个劲儿的打鼓。
可做姐姐的,这个时候就得有担当。
“吓着了吧?”
李天明推门进屋,一阵大风刮进来,差点儿把门给摔掉了。
关上窗户,一把抱起小四儿。
“甜甜,你把雨衣穿上,去正房找你妈。”
甜甜答应了一声,下炕穿好雨衣,跟着李天明一起去了正房。
“快给孩子擦擦,别冻着了。”
这天也是真怪,白天还晒得人头昏,雨刚下起来,立刻就变冷了。
“我去看看振华他们俩。”
李天明说着又出了门,振华已经关上了窗户,振兴还在呼呼大睡,似乎一点儿都没受影响。
“爸,你去看妹妹吧,我俩没事。”
“窗户关好了,要是害怕就去正房,我去你二叔家看看。”
李天明说完,又顶着雨去了前罩房,穿好了雨衣出门。
打开了天亮家的门,院子里黑漆漆的,李天明挨个门窗检查了一遍。
本来接了李学军一家回村,转天就计划去京城接靳小琪和小蓉的,结果被马健的事给耽搁了。
雨越下越大,院子里已经有积水了。
看这架势,这场雨一时半会儿的停不了。
李天明从前罩房把早就预备下的沙袋给搬了出来,将每个门口堵好。
李家台子紧闭着苇海和长甸河,到了雨季,水位升高,一旦漫过堤坝,全都灌到村里来,经常会出现房屋被泡的情况。
现在还算好的,以前家家户户住的土坯房,被水泡过以后,房倒屋塌都很常见。
村里重新规划以后,李天明还特意请了专家,给李家台子重新设计了排水系统。
可即便如此,还是不能彻底解决。
所以,每家都会提前预备一些沙袋,为的就是预防特殊情况。
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了,接着又去了李学军家。
李天明过来的时候,李学军已经在搬沙袋了。
“大伯,您快进屋,我来就行。”
李学军正为难呢,他这个岁数,又常年没干过体力活,刚才还摔了一跤。
“屋里没事吧?”
“没事!”
李学军说着,踉跄着到了廊下避雨。
李天明手脚麻利地把几个门口都加高了。
“大伯,晚上睡觉的时候,警醒着点儿,有事过去找我。”
“天明,进去歇会儿,擦擦身上,别感冒了。”
“不用了,我回去了。”
回到家,甜甜已经睡下了,宋晓雨正抱着小四儿轻声哄着。
外面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别说孩子了,就连大人都能给吓够呛。
“这雨一时半会儿的停不了。”
“地里的庄稼咋办?”
正是水稻抽条的时候,这么大的雨,别的地方都好说,紧闭着长甸河的那块地,怕是……
“你在家看着孩子们,我去找学庆叔。”
李家台子的工业干得再怎么红火,土地才是农民的根本。
真要是让雨给泡得烂了根,今年乡亲们就得买粮食吃了。
“你小心点儿!”
“知道了!”
李天明答应一声出了门,冒着大雨到了李学庆家。
“叔,家里咋样?”
大门敞开着,李学庆也正要出门。
“刚堵好门,你家呢?”
“没事儿,叔,去长甸河那边看看吧,我担心地给泡了。”
“我也正准备去呢,一起走。”
叔侄两个艰难的走到村口,厂区这边,天立也在带领着保卫科的人,还有一部分工人在用沙袋筑坝拦洪。
“大伯,天明哥,这么大的雨,你们来干啥?”
“我们去长甸河那边,你们这边咋样?”
“没问题!”
“注意点儿,成品库房派专人看着,千万可别给泡了。”
“放心吧,知道!”
交代完,叔侄两个又朝着长甸河那边走了过去。
刚到河边,两人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白天还能看见半截桥墩呢,可现在……
“娘的,白家铺子那边肯定开闸泄洪了。”
李学庆站在桥上往下看,还差一点儿,水就要漫上桥面了。
白家铺子在长甸河上游,属于高阳县的一个镇。
往年到了雨季,上游如果要泄洪的话,不但要等市里的命令,而且,都会提前和下游的永河县打招呼,再由永河县通知下面的村镇做好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