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北京大学。9月6日,清晨。秋日的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温柔地铺洒在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校园里。飞檐斗拱的仿古建筑与玻璃幕墙的现代化教学楼相映成趣,银杏叶片开始泛黄,未名湖波光粼粼,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书香、青春气息和一丝不同寻常的、隐隐躁动的期待感。
校园主干道上,早已实施了严格的安保管制,学生们被引导至指定区域或线上观看,但仍有不少好奇的身影聚集在警戒线外围,翘首以盼。一种混合着历史记忆与对当下好奇的氛围,在古老的学府中弥漫开来。
在临湖轩附近一条僻静的石板小径上,两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慢悠悠地散着步。他们分别是历史系的李教授和国际关系学院的张教授,都是早已退休,但仍被学校返聘,偶尔带带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的资深学者。他们是老友,也是几十年来华夏与世界关系变迁的见证者。
“老张啊,你看这阵势,”李教授推了推老花镜,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加强安保和忙碌的礼宾人员,语气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和,“让我想起了九八年,也是这个时候,克林顿来的那次。”
张教授拄着拐杖,脚步缓慢但稳健,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追忆的神情:“是啊,二十七年了……真快啊。那时候,你我还是中年骨干,挤在大礼堂里,听着那位年轻的美国总统大谈‘互联网’、‘全球化’,还有他那套‘接触’政策。气氛那叫一个热烈,感觉一个新世界就在眼前了。”
李教授叹了口气,目光有些悠远:“当时觉得,也许真的会不一样。美国伸出橄榄枝,我们改革开放深入,好像一条康庄大道铺开了。克林顿在台上说,‘一个繁荣、稳定、开放、强大的华夏,符合美国的利益’,台下掌声雷动啊。”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复杂,“可谁能想到,后来这二十多年,起起伏伏,贸易战、科技战、地缘博弈……当年的‘接触’,慢慢变成了‘竞争’,甚至‘对抗’。那条路,走得是磕磕绊绊,布满荆棘。”
张教授接口道,语气带着学者的冷静分析:“历史从来不是线性的。克林顿的乐观主义,是基于后冷战初期美国单极独霸的自信。随着华夏实力快速提升,结构性矛盾凸显,战略猜忌加深,关系复杂化是必然的。所谓的‘接触’,本身也包含了演变和约束的意图。只是当时我们很多人,更愿意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
“是啊,”李教授感慨道,“二十七年前,我们是努力追赶的学生,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想看看世界头号强国带来的新思想。今天……”他指了指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自信飞扬的年轻学子,以及那些国际领先的实验室标志,“我们的学生已经可以在各个领域与世界最顶尖的同行平等对话了。而今天来的这位美国总统,比当年的克林顿还要年轻,面对的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华夏,以及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
“希尔总统,‘星火革命’……”张教授沉吟着,“她的政策,似乎想打破过去几年的对抗螺旋,但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激进色彩。她这次来访,释放的信号很复杂。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更是石破天惊。不知道她今天在北大,又会讲些什么?”
“不管讲什么,”李教授望向未名湖对岸的百年纪念讲堂,那里是今天演讲的主会场,“都是一次重要的风向标。二十七年前,克林顿的演讲是‘接触时代’的一个高潮。二十七年后的今天,希尔总统的演讲,或许会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我们尚无法完全定义的阶段。我们这把老骨头,能亲眼见证这两个历史节点,也算是幸运了。”
两位老人的对话,充满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知识分子的审慎观察。他们代表了老一辈华夏学者对中美关系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和理性思考。
就在这时,校园入口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引擎声和轻微的骚动。一支由黑色红旗轿车和护卫车辆组成的车队,在摩托车骑警的严密护卫下,平稳而肃穆地驶入北京大学西门,沿着被精心清空和装饰过的校园主干道,缓缓向百年纪念讲堂方向驶去。
车队经过之处,警戒线外的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机,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着的兴奋低语。车窗玻璃是深色的,看不到内部,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位年轻的、金发的、搅动了全球风云的美国总统,克里斯·希尔,就在其中一辆车里。
“来了。”李教授轻声道。
张教授默默地点了点头,目光追随着车队远去的方向。
车队最终停靠在百年纪念讲堂门前。红地毯早已铺就,北大校长及学校主要领导和部分学生代表已在此迎候。车门打开,克里斯·希尔总统在小林真奈国务卿等人的陪同下,走下轿车。
她今天选择了一套知性而干练的深蓝色西装套裙,没有过多装饰,显得简洁而富有活力。她的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与迎候的北大校长握手寒暄。相较于二十七年前克林顿那种带着几分好莱坞明星式的亲和力,克里斯的身上更多了一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混合着理想主义光芒和不容置疑决断力的独特气场。
在简单的欢迎仪式后,克里斯在校方领导的陪同下,步入百年纪念讲堂。能够容纳数千人的讲堂内座无虚席,除了北大的师生,还有来自其他高校的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中外媒体记者。气氛庄重而热烈。
当克里斯走上讲台,台下响起了礼貌而持久的掌声。灯光打在她年轻而坚定的面庞上,背后是巨大的中美两国国旗。她环视台下,目光扫过那些充满求知欲和审视眼神的年轻面孔,也看到了坐在前排的、如同李教授和张教授那样饱经风霜的学者。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她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讲堂:
“校长先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站在北京大学这座享有盛誉的学术殿堂,我感到非常荣幸。二十七年前,比尔·克林顿总统曾在这里发表演讲。今天,我站在这里,面对的是一个更加繁荣、更加自信的华夏,以及一个更加相互依存、也面临更多共同挑战的世界。”
《十八岁,是大统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十八岁,是大统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十八岁,是大统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