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57次列车呼啸南下,窗外的景色从华北平原的辽阔逐渐过渡到江南水乡的润泽。葱郁的稻田、蜿蜒的河道、白墙黛瓦的村落,如同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江辰靠在窗边,手中依旧捧着那份关于清源市的资料,但目光更多时候是投向窗外。他在感受这片土地的脉搏,试图在抵达之前,更深入地理解它。资料是冰冷的,而土地是温热的。
经过数小时的行程,列车平稳地停靠在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火车站——清源北站。
走出车厢,一股湿润、略带闷热的风扑面而来,与京城干爽的夏日截然不同。江辰深吸一口气,提着简单的行李,随着人流走向出站口。
“是江辰同志吗?”一个略带口音的男声传来。
江辰循声望去,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穿着浅蓝色短袖衬衫、戴着眼镜的男子,手里举着一张打印着“接江辰”字样的A4纸。
“我是江辰,您好!”江辰快步上前,伸出右手。
“你好你好!我是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的张伟,科长派我来接你。”男子热情地握住江辰的手,脸上堆着笑,眼神快速地在江辰和他简单的行李上扫过,“一路辛苦了!车就在外面。”
“麻烦张哥了。”江辰谦逊地回应,跟着张伟走向停车场。张伟开的是一辆半新的帕萨特,标准的公务用车。
车子驶出车站,汇入车流。清源市给江辰的第一印象是繁华而忙碌。高楼林立,商业街霓虹闪烁,高架桥纵横交错,处处彰显着其作为经济重镇的活力。
“咱们清源,别的不敢说,经济活力那是没得挑。”张伟一边开车,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经开区、高新区两大引擎,民营经济更是占了半壁江山。不过啊,”他话锋一转,带着点老机关的口吻,“事情也多,矛盾也集中。你在市府办,尤其咱们综二科,联系城建、环保、交通,都是热点部门,以后有的忙喽。”
江辰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多忙点多学习,才能更快成长。”
“年轻人有干劲,好事!”张伟笑了笑,看似随意地问道,“江老弟是京大高材生,又是中央选调生,前途无量啊。怎么没考虑留在部委?那起点更高啊。”
江辰神色不变,平静地回答:“我觉得基层更能锻炼人,了解真实国情,从一线干起,基础更扎实。”
“呵呵,有道理,有道理。”张伟打了个哈哈,不再多问。
车子驶入市政府大院。庄严肃穆的办公大楼,飘扬的国旗,以及门口站姿笔挺的武警,无不透露出权力中枢的威严。江辰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这里,将是他未来一段时间的“战场”。
跟着张伟来到位于大楼七层的综合二科办公室。办公室宽敞明亮,摆放着七八张办公桌,大部分都有人。看到张伟带着一个陌生年轻人进来,几道目光立刻投了过来,带着好奇、打量,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给大家介绍一下,”张伟拍了拍手,声音提高了些,“这位是江辰同志,燕京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本届中央选调生,从今天起,就在我们科工作了。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不算热烈,但也符合机关惯例。
“江辰,这是咱们科的王大海科长。”张伟引着江辰走向靠里侧一间独立办公室门口。
王大海科长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惯常的、颇具亲和力的笑容,正端着茶杯从办公室里走出来。
“科长,这就是江辰。”张伟介绍道。
“王科长,您好!我是江辰,前来报到,请多指教!”江辰微微躬身,语气恭敬。
“哎呀,欢迎欢迎!江辰同志,早就听说你要来,咱们科可是盼来了高材生啊!”王大海热情地握住江辰的手,上下打量着,“不错,精神!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别客气。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张伟,问我,问其他老同志都一样。”
“谢谢科长,我一定尽快熟悉工作,努力完成任务。”江辰表态。
“好,好。”王大海点点头,对张伟说,“小张,你带江辰熟悉一下环境,安排一下工位,把近期的一些文件给他看看,先了解一下情况。”
“好的科长。”
江辰的工位被安排在办公室靠窗的一个位置,相对安静。张伟给他拿来一摞文件,主要是近期市里的通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科室负责跟进的几个重点项目进度表。
“江老弟,你先看着,有啥不明白的随时问我。”张伟安顿好他,便回到自己座位,开始忙活起来。
办公室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偶尔的电话铃声和低语声。江辰沉下心来,开始翻阅文件。他看得很仔细,不仅仅是看内容,更是在看行文风格、流转程序、领导批示的习惯,试图从中解读出这个机构的运行逻辑和权力脉络。
他发现,一些文件的处理确实存在他之前预想的“惯例”。比如,一份某镇关于请求解决污水处理厂扩容资金的报告,在科室层面已经停留了五天,仅仅因为需要附上一份情况说明,而负责此事的科员似乎并不着急。又比如,一份省里下发的关于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流转签阅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普通文件,但具体落实的细化方案,却还没有动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