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寒
婚礼醉酒事件像一记猛烈的催化剂,将晴晴长久以来积压的问题推向了必须直面和处理的临界点。宿醉醒来后的头痛欲裂,以及回忆昨夜失态时涌上的羞耻与无力感,让她终于意识到,单靠自身的意志力、闺蜜的安慰,甚至一次次徒劳的相亲和愤怒的拉黑,都无法打破这个令人窒息的循环。在一种近乎绝望的清醒中,她接受了我之前的建议,预约了一位口碑不错的心理咨询师。
咨询室坐落在城市一处安静的老洋房区,绿树掩映,与外面喧嚣的都市仿佛两个世界。室内光线柔和,布置简洁而温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气。第一次走进这里,晴晴显得有些拘谨,双手紧紧抓着包带,眼神里充满了戒备和不安。她像一只受惊的刺猬,竖起了所有的尖刺,准备抵御任何可能的评判或侵入。
咨询师姓林,是一位年纪稍长、气质温婉沉静的女性,眼神平和而包容,像一潭深水,能吸纳所有的波澜。她没有急于追问,只是温和地引导晴晴放松,告诉她这里是一个安全、保密、无需评判的空间。
最初的两次咨询,晴晴的叙述是零散的、充满情绪化的。她控诉那些已婚男人的虚伪与无耻,抱怨相亲对象的奇葩与不解风情,倾诉在婚礼上感受到的孤立与压力。林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偶尔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她梳理和澄清感受。
“当你接到那束捧花,站在聚光灯下时,你心里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林老师轻声问。
晴晴沉默了片刻,手指绞在一起:“……是恐慌。还有……羞耻。好像所有人都在看着我这个‘失败者’,在可怜我,或者在心里嘲笑我:‘看,就是她,眼光那么高,现在接捧花又有什么用?’”
“‘失败者’……这个标签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不够好,不值得被爱,所以才会被剩下。”晴晴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随着咨询的深入,林老师开始引导晴晴,将目光从外部的“骚扰者”和“不合格的相亲对象”身上,逐渐转向她自身的**内在模式**和**情感图式**。
“晴晴,我注意到,你描述的这些让你困扰的男性,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一次咨询中,林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情感上是‘不可得’或‘不安全’的。已婚,意味着关系的边界清晰,他们无法给你真正的承诺。而你的潜意识,似乎一直在被这种‘不可得’和‘不安全’所吸引。”
晴晴愣住了。这个角度是她从未想过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林老师继续引导,“也许,吸引你的并非‘已婚’这个状态本身,而是这种关系模式背后,某种让你感到‘熟悉’或‘安全’的东西?因为在这种模式里,你从一开始就知道没有结果,所以也就避免了投入真情后可能再次遭受的、像七八年前那样彻底的背叛和伤害?换句话说,选择‘不可得’的人,在潜意识里,可能是为了避免再次体验‘得到后又失去’的巨大痛苦。”
这番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晴晴内心混沌的迷雾。她回想起那些骚扰她的已婚男人,他们起初的接近,总是包裹着“欣赏”、“理解”、“共鸣”的糖意,让她在孤独和渴望被认可的心境下,偶尔会产生一丝虚幻的暖意和优越感(看,这么优秀的男人也为我倾倒)。但这种关系注定见不得光,注定充满算计和随时可能被撤回的“情感施舍”。她从未真正投入,也从未真正得到,自然也就不会承受失去的痛苦。这仿佛成了一种扭曲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主动选择(或被动吸引)那些注定没有结果的关系,来保护自己不再受重伤。
“你的‘心高气傲’,在相亲中的‘看不上’,”林老师进一步分析,“除了现实层面的不匹配,是否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筛选’?一种确保自己不会轻易‘看上’,从而避免进入一段需要真正投入和承担风险的关系的策略?你将标准定得极高,客观上就排除了绝大多数人,这让你感到安全,却也让你陷入了孤独。”
晴晴坐在沙发上,脸色渐渐发白。这种抽丝剥茧般的剖析,将她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动机赤裸裸地呈现在面前,让她感到一种被看穿的无措和震撼。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主动选择、积极寻找,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和寻找,可能一直是在一个由过往创伤所设定的、充满限制的牢笼里打转。
“所以……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在‘吸引’这些烂桃花?是我在‘拒绝’真正的可能性?”她的声音带着颤抖,充满了自我质疑。
“不,这不是‘你的问题’,更不是‘你的错’。”林老师的声音依旧温和而坚定,“那些骚扰者的行为是绝对错误且需要被谴责的。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你内在的‘反应模式’和‘情感地图’。创伤会影响我们的导航系统,让我们不自觉地驶向熟悉的、哪怕是充满风暴的海域,因为那片海域的‘危险’是我们所熟悉的,而未知的、可能风平浪静的新海域,反而让我们恐惧。理解这个模式,不是为了指责自己,而是为了拿回导航的主动权,让自己有机会驶向真正想去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00个真实梦境请大家收藏:(m.20xs.org)100个真实梦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