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晴晴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模式,林老师建议她开始写 “情绪日记”。不需要长篇大论,只是简单地记录:
1. 触发事件(如:收到暧昧信息 / 一次糟糕的相亲)。
2. 当时的情绪(愤怒、恶心、委屈、孤独、自卑……)。
3. 身体感受(胃部收紧、心跳加速、肩膀僵硬……)。
4. 随之而来的念头(“我又被骚扰了” / “我注定找不到合适的人” / “我不值得被爱”……)。
起初,晴晴写得磕磕绊绊,常常只能用“很生气”、“很难过”这样笼统的词汇。但在林老师的引导下,她开始学习更精细地分辨自己的情绪:那不仅仅是生气,可能混合着被侵犯的愤怒、不被尊重的羞辱感,以及一丝“为什么又是我”的无助;那不仅仅是难过,可能包含着深切的失望、对自身魅力的怀疑,以及面对未来时的茫然。
记录“情绪日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内在混乱外在化、客体化的过程。当她把自己的情绪和念头白纸黑字地写下来,仿佛就有了一个空间去审视它们,而不是被它们完全吞噬。她开始注意到,每次被骚扰后,除了愤怒,总会伴随一阵强烈的自我怀疑(“是不是我释放了错误的信号?”);每次相亲失败后,除了失望,还会升起一种“果然如此”的、近乎自虐的“验症感”。
这种觉察,带来痛苦,也带来一丝微弱的解放。她开始明白,那些困扰她的情绪和念头,并非不可改变的“事实”,而是可以被观察、被理解、甚至可以被挑战的“心理内容”。
第四次咨询结束时,林老师对她说:“晴晴,打破循环的第一步,是看见循环本身。你现在,已经开始看见了。这非常不容易。”
离开咨询室,走在落满梧桐叶的安静街道上,晴晴的心情复杂难言。没有了最初的愤怒和控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混合着迷茫与一丝微弱希望的平静。那间宁静的咨询室,像是一个心灵的手术室,正在小心翼翼地剥离她多年来用以自我保护、却也同时禁锢了她的厚重盔甲。
过程很痛,但她知道,这是必要的。她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承受命运捉弄的受害者,她开始拿起显微镜,审视自己内心那片隐秘而错综复杂的地形图。
战争的形态,正在悄然改变。从与外界的对抗,转向了与内在模式的对话。而这场对话,注定更加漫长,也更加接近问题的核心。
喜欢100个真实梦境请大家收藏:(m.20xs.org)100个真实梦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