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把豫南优选的智慧农业基地晒得暖洋洋的,新落成的研学体验区里,原木搭建的观景台还带着淡淡的松木香。陈磊牵着苏晴的手,身后跟着双方父母和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 —— 他是李娟的表哥李明,也是久未出场的关键人物。
“小磊,晴晴,这就是我常跟你们提起的表哥,” 陈母走在中间,笑着介绍,“他在云南做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快十年了,听说我们搞智慧农业 + 文旅,特意请假回来帮忙,还带了好多先进的种植经验。”
李明穿着洗得发白的冲锋衣,皮肤黝黑,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眼神里满是务实的光芒:“早就想来看看你们的基地了,娟娟生前总跟我念叨,说你俩想让更多农户过上好日子,现在看到这规模,她肯定很开心。”
提到李娟,气氛瞬间温柔了几分。苏晴主动走上前,接过李明手里的帆布包:“表哥,辛苦你跑这么远。娟娟姐的心愿,我们一直记在心里,现在基地建了研学项目,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农业,爱上土地。”
研学体验区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安装智能灌溉演示装置。林溪带着文旅项目的合作方代表赵雅,正在检查施工进度。赵雅穿着干练的米色西装,长发束成低马尾,镜片后的眼睛透着专业与锐利,她是省文旅厅推荐的合作方负责人,也是本章的新角色。
“陈总,苏总,” 林溪看到他们,立刻迎上来,“赵总刚看完智能体验区的设计方案,特别认可我们的‘沉浸式农业研学’理念,想追加投资,把研学线路延伸到周边三个村子。”
赵雅伸出手,与陈磊轻轻握了握,语气温和却不失力度:“陈总、苏总,你们的基地把技术、生态和教育完美结合,这正是当下文旅市场最稀缺的。我带来了专业的研学课程设计团队,能让城里孩子亲手操作智能设备,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这可真是公司的“小确幸”啊——文旅项目还没开始就火啦,合作方居然主动追加投资,这不仅证明了商业模式可行,还让乡村振兴的蓝图更加清晰了呢!陈磊笑眯眯地回答:“赵总真是好眼光,我们不但要做研学,还要打造‘农业 + 康养’的复合业态,让基地变成临江的城市后花园。”
苏晴补充道:“我们已经和三所重点小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下个月第一批研学团就能过来。农户们也准备好了民宿和农家菜,到时候大家都能增收。”
李明凑到智能灌溉装置前,手指抚过传感器,眼里闪过一丝赞许:“这个精准灌溉系统比我在云南见到的更先进,不过可以加个‘雨水收集联动模块’,雨季能自动储存雨水,旱季循环利用,既环保又省钱。”
赵宇刚好赶来,听到这话立刻眼前一亮:“李哥说得太对了!我们技术部正愁怎么优化水资源利用率,你这方案正好能落地,要不你留下来当技术顾问?”
李明哈哈大笑:“正有此意!我早就想回临江了,能和你们一起干,也算完成娟娟的心愿。”
众人围在装置旁讨论技术细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苏晴的发梢,她看着陈磊和李明、赵宇热烈交流的样子,又转头望向不远处的猕猴桃架 —— 农户们正忙着给研学团准备采摘工具,脸上满是期待的笑容,心里涌起一股踏实的甜蜜。
陈磊仿佛感应到她的目光,转头朝她咧嘴一笑,伸手对她比了个 “OK” 的手势,眼底的光芒比秋阳还亮。
中午,众人在农户自营的民宿聚餐。餐桌上的菜全是基地自产的:清炒时蔬带着露水的清甜,红烧土鸡香气扑鼻,还有苏晴亲手做的猕猴桃布丁,Q 弹酸甜,深受大家喜爱。
“晴晴,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陈母夹了一块布丁,笑得合不拢嘴,“以后研学团来了,这布丁都能当特色甜品卖了。”
苏晴脸颊微红,偷偷看了一眼陈磊:“是他教我的,说用基地的猕猴桃做,口感更纯。”
陈磊握住她放在桌下的手,指尖与她的婚戒相触:“是你有天赋,我只是随口提了一句。”
双方父母看着两人默契的互动,笑得眼角都起了皱纹。张启明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小磊,晴晴,好消息!江哲从国际刑警那边传来消息,环球农科的境外总部已经被立案调查,他们的资金链被冻结了!”
长久以来的威胁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环球农科的反扑能力被大幅削弱,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李明放下筷子,语气坚定:“这下好了,我们能安心搞技术、做项目了,不用再提心吊胆。”
赵雅也跟着点头:“资金链断裂,他们就算想搞破坏,也没多少资源了。我们的研学项目可以加快推进,争取年底前成为省级示范项目。”
然而,就在气氛一片大好时,林晓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什么?土壤检测出现异常?好,我马上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