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天,燥热得像是要将人的骨髓都烤干。我站在参谋本部作战室巨大的地图前,汗水顺着鬓角滑落,黏腻地贴着皮肤,痒得人心烦意乱,却没空去擦。地图上,红蓝铅笔的痕迹犬牙交错,将北平、天津、上海的线条勾勒得格外刺眼。每一条线,都代表着无数条活生生的命,代表着即将崩裂的家园。
我,韩夏,少将参谋次长,在这个陌生的平行时空里,肩负着指挥这个国家抵抗外侮的重担。我的身份,是一个被最高统帅部默许的全权指挥者,所有来自上层的宏观战略,最终都要经过我的手,细化成具体的作战方案,再下达到前方各个战区。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存在于我的意识之外,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意志,却无法触及他们的面容,更不能与他们直接对话。我所面对的,是那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或许不那么显赫的将领、参谋,以及千千万万的士兵和平民。这份孤独,沉重得几乎要将我压垮。
七月底的平津之战,如同一场噩梦般骤然降临。宋哲元将军的二十九军,尽管英勇抵抗,但终究未能阻挡住日军的钢铁洪流。北平陷落,天津紧随其后。那份电报抵达时,我正伏案研读最新情报。电文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钢针,扎入我的心脏,让我呼吸困难。我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即便我穿越而来,也无法瞬间逆转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在现代化战争初期的颓势。但我内心的痛苦,却丝毫不减。
“次长,前线急电!”我的副官,年轻的陈明,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将一份电报递到我面前。
我接过电报,目光迅速扫过,内容是关于日军在平津地区增兵的最新情报,以及他们蠢蠢欲动的下一步企图。我的手指紧紧攥着电报,指节发白。
“命令各战区,立刻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我沉声下令,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沿长江布防的部队,加强巡逻。沿海各省,尤其是淞沪地区,务必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陈明立正,敬礼,然后转身快步去传达命令。
我重新回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淞沪一带。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日本觊觎上海已久,那里的国际地位和战略价值,足以让他们铤而走险。我已经提前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名义,将中央军精锐调往淞沪附近,悄无声息地进行部署。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与日军情报部门的较量。我必须做到滴水不漏,让日军误判我们的意图,才能为我们争取到一丝先机。
作战室里只剩下我一人,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我能做的,只有尽力去引导它,去修正它,让它不要碾碎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我知道,未来的八年,将是血与火的八年,是苦难与牺牲的八年。但我也知道,中华民族的韧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我的任务,就是守护这份韧性,让它在最黑暗的时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八月第一周:风雨欲来
八月的第一天,闷热依旧,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气氛。北平沦陷的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全国,激起了巨大的民愤。各地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要求抗战的电报雪片般飞向最高统帅部。在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民意面前,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决心。这股决心,是我指挥这场战争最坚实的基础。
上午,参谋本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几位主要参谋,包括作战处长刘斐、情报处长戴笠(他并未直接出现在我面前,但他的情报总是第一时间送达),以及其他几位负责后勤、训练的将领,都端坐在会议桌旁,神色严肃。
“诸位,平津战事告一段落,但绝非结束。”我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低沉而有力,“日军的野心,远不止于华北。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上海。”
刘斐将军扶了扶眼镜,他虽然不是我的直属下级,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与他直接对接,他的军事才华深得我信任。“次长所言极是。根据情报部门的最新研判,日本海军已经集结了大量舰艇在东海,并有增援陆军部队的迹象。他们在上海的侨民也异常活跃,频繁制造摩擦。”
我点点头,手指轻敲着桌面:“这就是我此前要求各部秘密向淞沪地区调兵的原因。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我转向作战地图,用指挥棒点在上海的位置。“我们的战略部署,是要将日军吸引到上海,在这里与他们展开决战。这里是国际大都市,列强势力盘根错节,日军在这里无法像在华北那样肆无忌惮地使用重武器。而且,利用上海的复杂地形和密集建筑,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消日军的火力优势,将他们拖入巷战和消耗战的泥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