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阳街市初试金
建安元年,春。
南阳郡治所,宛城。
经过近一年的暗中积蓄,借助“诺亚方舟”提供的《基础锻体诀》,如今六岁的黄月英,身形虽仍显稚嫩,但步履稳健,气息绵长,早已摆脱了病弱之态。体内那丝微弱却真实不虚的气流,让她拥有了远超同龄孩童的体力和敏捷。
此行随父黄承彦访友,是她主动争取的机会。黄承彦虽觉女儿大病一场后,眼神举止间常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聪慧,也只当是孩子经了磨难,早慧了些,并未深想。
宛城街市,人声鼎沸。贩夫走卒吆喝叫卖,牛车马车辘辘而行,空气中混杂着牲畜、香料和尘土的气息。月英一身细麻布裙,安静地跟在父亲身侧,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市井百态。
行至一处相对僻静的街角,一阵压抑的咆哮和金属撞击的闷响吸引了她的注意。
只见一个身材极为魁伟、宛如铁塔般的虬髯大汉,正被五六名手持棍棒、面色不善的青壮围在中间。那大汉衣衫破旧,满面虬髯遮住了大半面容,唯有一双眼睛赤红如血,充斥着狂怒与一种……被逼到绝境的野兽般的绝望。他手中并无兵刃,仅凭一双肉掌,挥舞间竟带起呼呼风声,逼得那些手持棍棒的青壮不敢过分靠近。
“典韦!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老娘看病抓药的钱,还想赖掉不成?”为首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厉声喝道,眼神却透着几分忌惮。
典韦?!
月英心头剧震。是那个曹操麾下,号称“古之恶来”,能逐虎过涧,最终为护主而战死宛城的绝世猛将典韦?
她立刻凝神望去。此刻的典韦,显然落魄至极,那狂怒之下,是难以掩饰的疲乏与悲怆。记忆中,典韦确是因替友报仇杀人,流落至此,其母似乎也早逝……
历史的细节在她脑中飞速掠过。
“他欠你们多少钱?”一个清亮稚嫩的声音,突兀地插入了这场对峙。
所有人都是一愣,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不知何时走到了近前,正仰着头,平静地看着那管事。
黄承彦在后面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想拉回女儿:“英儿,休要胡闹!”
那管事见是个小娃娃,又是跟着一个看似文士的人,勉强压住火气,嗤笑道:“小娃娃,这里没你的事。这莽夫欠了我们仁心堂三十贯诊金药费!”
三十贯,对于普通人家,已是一笔巨款。
月英却神色不变,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用普通木头雕刻而成的兔子。那兔子雕工其实算不上顶好,但形态憨掬可爱,尤其一双眼睛,用了某种特殊的手法,竟显得灵动有神。
“这个,够不够?”她将木兔递过去。
管事接过,入手便觉这木料似乎比寻常木头沉些,细看雕工,虽略显稚嫩,但那神韵却非同一般。他常在市井,眼力还是有的,心下估摸这玩意儿或许能值个几贯钱,但离三十贯还差得远。
“小娃娃,你这……”他刚想嘲笑。
月英却打断他,指向典韦:“东西你拿走,他的债,两清。立字据。”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完全不像个六岁孩童。
典韦赤红的眼睛也看向月英,那狂暴的怒火中,透出一丝茫然。
黄承彦在一旁,看着女儿镇定自若地与人对答,处理事情条理清晰,心中惊异更甚。他素来不拘礼法,见女儿似乎胸有成竹,便按下疑虑,上前一步,对那管事拱了拱手:“既然小女如此说,便依她吧。三十贯,老夫作保。”
黄承彦气度不凡,言语间自有一股名士风范,那管事掂量了一下手中木兔,又看看不好惹的典韦,再看看作保的黄承彦,犹豫片刻,终究不想再多生事端,哼了一声:“也罢,今日算他运气!立字据!”
拿到按了手印的销债字据,那群人悻悻离去。
典韦站在原地,胸膛仍在剧烈起伏,他看着只及他腰间的月英,那巨大的身高差带来一种荒谬的视觉冲击。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半晌,才猛地抱拳,单膝跪地!这一跪,地面似乎都微微震动。
“小……小娘子救命之恩!典韦……典韦……”他性情粗豪耿直,此刻激动之下,更是说不出完整的话来。他并非赖账之人,实在是走投无路,老母病重,他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债台高筑。
月英看着他,心中亦是感慨。前世书中那个忠勇无双的猛将,如今竟如此困顿。
“典壮士请起。”她伸出小手虚扶了一下,声音依旧稚嫩,却带着一种安抚的力量,“举手之劳,不必挂齿。令堂之病,可还需银钱?”
典韦虎目一红,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娘……娘她前日,已经去了……”
月英默然。历史轨迹,在此处似乎并未改变。
她看着典韦那悲怆中带着一丝无措的样子,心中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如此猛将,若任由他流落市井,最终走向那既定的悲剧结局,未免太可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