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大家都跟高翰林告辞,各自回家了。秦中书一到家,就马上写了五张请帖,然后派仆人分别送给了万中书、施御史、迟衡山、武正字和高翰林。他还另外写了一张单子,派人去请戏班子,让他们第二天一早就在家等着。此外,秦中书又下了一道命令给家里的大管家,叮嘱厨房准备酒席时一定要办得风光体面。
第二天,万中书起床后心里就琢磨:“要是我先去拜访秦中书,说不定他会把我留下,那样就没时间去拜访其他人了,他们肯定得怪我,说我专挑有酒喝的人家跑。不如我先把其他人都拜会一遍,最后再去秦家。”于是,他马上就写了四张拜帖,先去拜访施御史。施御史出来见了他,知道万中书等下要去秦中书家赴宴,也就没多留他。
接着,万中书又去拜访迟衡山,迟家的人回复说:“昨晚因为修理学宫的事儿,迟先生连夜出城去句容了。”万中书没办法,又去拜访武正字,武家的人也说:“武先生昨天没回家,等他回来后,再来回拜您吧。”
这天早饭的时候,万中书就到了秦中书家。只见秦家大门外有一堵宽宽的青墙,大门缩进三尺,是座雕梁画栋的门楼。万中书的轿子在大门前停稳,一进大门,就看见影壁上贴着写有“内阁中书”的红纸封条,两旁整齐站着两排仆人,仆人身后是放帽子的架子,最上面还贴着两张官府发的“为禁约事”的告示。
仆人把拜帖传进去后,秦中书就赶忙出来迎接,还打开了正中间的屏风门。万中书下了轿,两人就手拉着手,到客厅里行了礼、落了座,又喝了茶。万中书客气道:“我这官职低微,以后还得仰仗您多关照。今天先过来拜个码头,今天这顿饭,等我改日再来专门道谢。”秦中书笑着说:“我亲家总夸您才华出众,以后要是我真补上了实缺,您就是我的靠山啦!”万中书问:“您亲家今天来吗?”秦中书说:“他早上派人来说,今天肯定到这儿,估计也快了。”
正说着话呢,高翰林和施御史就坐着轿子到了。两人下轿进门后,和大家打过招呼后、就落了座,又喝了会儿茶。高翰林问秦中书说:“秦亲家,迟衡山和武正字也该到了吧?”秦中书说:“我已经派人去请了。”万中书说:“武正字说不定能来,迟衡山肯定来不了。”高翰林好奇地问:“您怎么知道?”万中书解释说:“今天早上我去他们两家拜访,武家说他昨晚没回家;迟衡山因为修理学宫的事儿去句容了,所以我猜他来不了。”
施御史不满地说:“这俩人可真奇怪!每次我们请客,十次有九次都不来。要说他们真忙吧,一个穷秀才能有多少事儿?要说他们摆架子吧,一个秀才又能摆多大谱!”秦中书无所谓地说:“有老先生和我亲家在,他们俩来不来都无所谓。”万中书又问:“这两位先生的学问,应该还不错吧?”高翰林撇撇嘴说:“能有啥学问!要有学问,早中举人当官了,还能一直当穷秀才?就因为去年国子监的虞博士很看重他们,他们才凑到一块儿,现在关系也慢慢淡了。”
几个人正聊得热闹,突然听见左边屋子传来大声叫好:“妙!妙!”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秦中书让管家去书房后面看看是谁在吵嚷。管家回来禀报说:“是二老爷的朋友凤四老爷。”秦中书说:“原来是凤老四在后面,怎么不请他过来聊聊?”
随后,管家就到书房把凤四老爹请了出来。只见这人四十多岁,身材魁梧,双眼圆瞪,眉毛又粗又直,长长的黑胡子垂到胸口。他头戴力士巾,身穿黑色绸缎紧身长袍,脚蹬尖头靴子,腰间系着丝绦,手肘下还挂着一把小刀子。凤四老爹走到客厅中间,大大咧咧地作了个揖,说道:“各位老先生在这儿,我在后面一点儿都不知道,实在对不住。”
秦中书拉着他坐下,然后向万中书介绍说:“这位凤老弟是我们这儿有名的讲义气的好汉。他功夫了得,对《易筋经》更是倒背如流。他要是运起气来,哪怕几千斤重的石块砸在头上、身上,都跟没事儿人一样。这段时间,我弟弟留他在家里,就是想跟他学学本事。”万中书说:“看这长相气质,就知道不是个文弱书生。”
秦中书又问凤四老爹:“你刚才在里面连声喊妙,到底是怎么回事?”凤四老爹解释说:“不是我喊的,是你弟弟。你弟弟说人的力气是天生的,我就教他提气,又让人拿棍棒打他,结果越打他越不觉得疼,他一高兴,就在那儿喊妙。”万中书对秦中书说:“既然令弟在家,何不让他也出来见见大家?”秦中书便让管家去请,结果管家回来说,秦二侉子已经从后门骑马,到小营看人家比试箭法去了。
这时,仆人来请大家去内厅吃饭。吃完饭后,仆人又打开内厅左边的门,请众人进去休息。万中书跟着大家进去,只见里面是两个相对的厅室,比正厅稍小,但收拾得十分精致。众人就随意坐下,仆人端上十二样精致的茶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仆人又往香炉里添了些香。万中书心里暗自琢磨:“秦家这派头就是不一样。等我回家,也得照着这样来。可惜我家房子没这么大,也请不动这些当官的来做客,更没有这么多仆人可以使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