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浦把董孝廉送走后就回到了卜家,卜信气得满脸通红,迎上去就数落他:“牛姑爷,就算我再没本事,那好歹也是你的舅丈人,是长辈吧!你叫我去端茶,我没办法就去了,我去也就罢了,可你怎么能当着董老爷的面损我?这说的是什么话!”牛浦狡辩道:“只要是官府的人来拜访,按规矩得换三次茶。可你就送了一次,人就不见了。我没说你就算了,你还来数落我了?真是可笑!”卜诚也掺和进来说:“姑爷,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虽然说我家老二端茶不该从上头往下走,但你也不该当着董老爷的面说出来!这不是让董老爷看笑话吗!”
牛浦却是不屑地说:“董老爷看见你们俩灰头土脸的样子,就够他笑的了,还用等到端茶走错路才笑?”卜信生气地说:“我们就是做小买卖的,用不着这些当官的来串门!现在不仅没沾到什么光,还反倒让人家笑话!”牛浦却是狂妄地说:“我也不怕跟你说句大话,要不是我在你家,你家再过一二百年,也不会有当官的踏进这屋子半步!”卜诚反驳道:“你可别瞎扯蛋了!就算你认识当官的,那又能怎么样呢?你又不是当官的!”牛浦还嘴说:“你爱跟谁说就跟谁说去!你说说,是能坐着跟老爷作揖行礼好,还是给老爷端茶还走错路,被老爷笑话好?”卜信怒道:“你赶紧别恶心人了!我家可不稀罕这样的老爷!”牛浦威胁道:“不稀罕?好个不稀罕?等明天我就跟董老爷说一声,然后拿名帖送到芜湖县衙,到时先打你一顿板子!”
卜家兄弟俩一听,就跳着喊了起来:“反了,反了!外甥女婿要送舅丈人去挨板子了!都怪我们这一年多白养你了!走,咱们现在就去县里评评理,看看到底是打谁的板子!”说着就拽着牛浦往县衙门口走去。当时知县刚敲过二梆,还没升堂。三人就站在县衙影壁前等着,正好碰上郭铁笔路过,就问他们怎么回事。卜诚就跟郭铁笔抱怨说:“郭先生,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怪我们当初养了他!”郭铁笔也批评牛浦做得不对,还说:“长幼尊卑是常理,你这么做可不行!不过亲戚间要是闹到见官的地步,面子上也不好看。”
于是郭铁笔就把他们拉到茶馆,让牛浦倒了杯茶后,大家就坐下说话。卜诚缓和了语气说:“牛姑爷,话也不是非要说的这么绝。现在我爹刚去世,家里人又多,我们兄弟俩实在照应不过来。今天难得郭先生在这儿,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媳妇我们肯定得养着,但你也该拿个主意,总是这么不尴不尬地住着,也不是个事儿啊。”牛浦却是不耐烦地说:“你们就为这事?这还不简单!我今天就搬走行李,自己出去过日子,不麻烦你们行了吧!”说完就喝完茶,这场闹剧总算是平息了,三人谢过郭铁笔后,郭铁笔就先走了。
随后,卜诚、卜信兄弟俩也回了家。牛浦赌着一口气,就回家拿了一床被子,然后搬到了庵里去住。因为没钱吃喝,他就把老和尚的铙钹等法器全当了换钱。有一天闲着没事,牛浦就去看望郭铁笔,结果发现他不在店里,这时他看到柜台上有别人寄卖的一部《新缙绅》。牛浦翻开一看,就看到淮安府安东县新上任的知县叫董瑛,字彦芳,是浙江仁和人,他心里就寻思:“翻身的机会来了!我得去找他!”
拿定主意后,牛浦就急忙跑回了庵里,打包好了被褥,又把老和尚的一座香炉、一架盘子拿去当了二两多银子,他也没跟卜家打招呼,就直接去搭江船。该说不说,他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正好赶上顺风,一天一夜就到了南京燕子矶。他想再搭船去扬州,就进了一家饭店。可是店老板说:“今天最早的那趟船已经开走了,现在也没别的船,你只能先住一晚,等明天下午才有船。”
牛浦放下行李,就走出了店门,看见江边停着一艘大船,就问店老板:“这艘船还开吗?”店老板笑着说:“这船你可坐不起,得等个大老板包船才走呢!”说完就进店去了。过了会儿,服务员就拿来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还有一碟腊猪头肉、一碟芦蒿炒豆腐干、一碗汤和一大碗饭。牛浦就问:“这些饭菜怎么算钱?”服务员说:“饭二厘钱一碗,荤菜一分钱,素菜五厘。”牛浦吃完饭菜后,又走到了店门外,只见江边停着一乘轿子、三担行李,还有四个随从。这时从轿子里走出来一个人,只见他头戴头巾,身穿沉香色夹绸长衫,脚蹬白粉底黑靴子,手拿一柄白纸扇,留着花白的胡须,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长着一双鹰隼一样锐利的眼睛,两块高高的颧骨。
这人下了轿,就吩咐船家说:“我是要去扬州盐院找太老爷办事的,你们小心伺候着,到了扬州我另有重赏。要是敢有一点怠慢,我就拿名帖送到江都县,狠狠地收拾你们!”船家连忙点头哈腰,搭好扶手就请他上船,还帮着搬行李。正搬得热闹时,店老板对牛浦说:“你赶紧上去搭船吧!”牛浦扛起行李就跑到了船尾,船家一把将他拉上船,示意他别出声,安排他坐在船篷底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