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公孙见马二先生身高八尺,身材魁梧,头戴方巾,身穿蓝长衫,脚蹬粉底黑靴,脸色黝黑,胡子没几根。两人见面作揖、让座。马二先生看了拜帖说:“早就从诗文中听过您的大名,久仰久仰!”蘧公孙说:“先生选编科举范文,是文坛泰斗,我一直很仰慕,现在才来拜访实在太迟了。”店员端上茶,两人正喝着茶,蘧公孙又问:“先生是处州府学的秀才吧?应该是廪生了?”马二先生说:“我做廪生已经二十四年了,多亏历任学官关照,考过六七个第一名,可惜科举考试一直不顺利,实在惭愧!”蘧公孙安慰他说:“时机到了自然会有好运气,下次考试您肯定能中状元!”两人聊了一会儿,蘧公孙就起身告辞了。马二先生问清楚蘧公孙的住处后,说第二天就去回访。蘧公孙回家后告诉鲁小姐:“马二先生明天要来拜访,他是科举考试方面的行家,咱们得准备饭菜留他吃饭。”鲁小姐痛快地答应下来,于是就开始准备饭菜。
第二天早上,马二先生换上正式的衣服,写好回帖,就去蘧府拜访蘧公孙。蘧公孙把他迎进家里,热情地说:“咱俩神交已久,关系可不一般。今天您来做客,咱们就多坐会儿,我准备了顿家常便饭,您可别嫌弃招待不周。”马二先生一听挺高兴,就痛快的答应留下来。
两人坐下聊天时,蘧公孙问:“您选编科举范文,主要看重哪种文章风格呀?”马二先生一本正经地说:“写文章最关键的是遵循‘理法’,不管世道风气怎么变,这个核心原则是不变的。就说本朝,洪武、永乐年间是一种风格,成化、弘治年间又变了,但仔细研究,内在的‘理法’其实是相通的。写文章不能有照搬经书注释的呆板气,更不能有辞藻华丽的词赋气。带点注释气,顶多是文采差点,可要是染上词赋气,就会偏离圣贤的正统口吻,所以词赋气最要不得。”
蘧公孙接着问:“这说的是写文章,那批改文章又有啥讲究呢?”马二先生回答:“同样不能带词赋气!我常看见有些前辈的评语里,用些风花雪月的词,年轻人看了,容易想着去搞诗词歌赋,心思就不正了。古人说得好,‘写文章的心就像人的眼睛’,眼睛里不能进尘土,可金玉碎屑进去不也难受吗?所以我批文章,专门摘引《朱子语类》《四书或问》里的精辟言论。有时候写一个批语,我得琢磨大半夜,绝不敢随便下笔,就想着让读文章的人看完一篇,能悟出十几篇的道理,这才有用。等我选编完范文,一定拿过来好好向您请教。”
正说着,饭菜就端上来了,都是些家常好菜:一碗炖鸭、一碗煮鸡、一条鱼,还有一大碗炖得稀烂的猪肉。马二先生饭量特别大,拿起筷子对蘧公孙说:“咱俩是知己,我就不客套了。这鱼先放着,还是吃肉过瘾!”说完,他一口气吃了四碗饭,把一大碗肉吃得干干净净。屋里人看见,又添了一碗,连肉带汤全被他吃光了。吃完饭撤了桌子,两人一边喝茶一边接着聊。
马二先生问蘧公孙:“您出身名门,又这么有才华,早该科举高中、飞黄腾达了,怎么还窝在这儿呢?”蘧公孙解释说:“我父亲去世得早,我一直在爷爷身边操持家务,所以没顾上专心考科举。”马二先生一听就急了,开始滔滔不绝:“你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科举这事儿,从古到今人人都得干。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会儿靠‘言语出众、品行优良’就能当官,所以孔子才说‘言语少过失,行为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这就是孔子那会儿的‘科举’。到了战国,靠四处游说当官,所以孟子到处给齐、梁的国君讲治国道理,这就是孟子的‘科举’。汉朝用‘贤良方正’选拔人才,公孙弘、董仲舒就是靠这个当官的,这是汉人的‘科举’。唐朝用诗赋考试,要是光讲孔孟之道,根本没官做,所以唐朝人都得会写诗,这是唐人的‘科举’。宋朝又变了,重用研究理学的人,所以程颢、程颐、朱熹他们就钻研理学,这是宋人的‘科举’。到了本朝,用写文章选拔人才,这是再好不过的制度!就算孔子活到现在,也得老老实实念文章、考科举,绝对不会只说‘言语少过失,行为少后悔’这种话。为啥这么说呢?你天天念叨这些,谁给你官做?孔子那套学说不也推行不下去了吗?”
这番话把蘧公孙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一下子开了窍。蘧公孙又留马二先生吃了晚饭,两人从此成了生死之交。从这以后,两人天天来往,关系越来越亲密。
有一天,蘧公孙和马二先生在文海楼碰面,看到桌上放着编好的科举范文目录,上面写着“历科墨卷持运”,下面一行刻着“处州马静纯上氏评选”。蘧公孙笑着问马二先生:“我想请教一下,能不能在您选编的范文上加上我的名字,跟您一起署名,让我也跟着沾点光?”
马二先生一脸严肃地说:“这事儿有讲究,能在书封面署名可不是件容易事。就说我吧,全靠几十年考试成绩好,有点虚名,人家才来请我选编。凭您这么大的名气,当然也够格署名。但咱俩只能单独署名,不能一起,这里面有原因。”蘧公孙忙问是啥原因,马二先生解释道:“说到底,这事就是为了名和利。我不能为了利益坏了名声。要是把您名字写在第二名,那些俗人肯定会怀疑是您出的钱刻印,那我不成了贪财的人?要是把您名字写在第一名,我这几十年的虚名不就成假的了?从反面想也是这个道理,您琢磨琢磨,肯定也是这么回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