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窗,形成一层朦胧的水幕,将城市的夜景晕染成一片片模糊的光斑。已是深秋,带着寒意的湿气仿佛能透过窗缝渗进来,与室内橘黄色台灯笼罩下的温暖干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雪萍蜷腿坐在客厅柔软的布艺沙发里,膝盖上摊开一本厚重的《高等生物教育教学案例精选》,手边放着一杯冒着袅袅白气的红茶。下午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阅卷工作让她有些疲惫,此刻她选择用阅读专业书籍的方式来放松和充电。这不是强制任务,而是一种习惯,一种保持教学敏锐度和深度的自我要求。
江明华坐在沙发另一头,腿上架着轻便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建筑结构图纸。他工作室那个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进入了深化设计阶段,一些细节需要反复推敲。键盘被他刻意调成了静音模式,只有指尖轻触面板发出的细微摩擦声,混合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持续的雨声,构成了一曲宁静的室内协奏。
他偶尔会停下敲击,端起自己那杯已经微凉的咖啡抿一口,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落在身旁的身影上。林雪萍阅读时非常专注,微微侧着头,一缕黑发从耳后滑落,垂在颊边,随着她平稳的呼吸轻轻拂动。她的手指纤细,偶尔会无意识地在书页边缘轻轻摩挲,或者在看到精彩处时,用指尖轻轻点一点某个段落,嘴唇微动,似乎在默念。橘黄的灯光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连带着她沉静专注的侧脸,都显得格外温婉动人。
江明华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底一片柔软。这种无需过多言语,各自忙碌却又彼此陪伴的时光,对他而言,是忙碌工作后最好的慰藉。他注意到她杯中的茶水少了,便很自然地倾身过去,拿起茶几上的保温壶,为她续上热水。动作轻柔,生怕打扰了她的阅读。
“谢谢。”林雪萍从书页中抬起头,对他报以一笑,眼神里带着被细心照顾的暖意。她捧起温暖的茶杯,焐了焐有些微凉的手指,“你这个节点处理完了?”
“差不多了,就是活动中心那个廊柱的承重和视觉平衡,还需要再核算一下。”江明华将电脑屏幕微微转向她,指着图纸的一角,“想让它既有支撑感,又不显得笨重,最好还能融入一点老社区的印记。”
林雪萍对建筑是外行,但她善于倾听,也能理解那种对细节的苛求。她凑近了些,看着屏幕上那些精细的线条和标注:“看起来线条很流畅。老社区的印记……是指材质,还是造型?”
“都想兼顾一点。可能在外立面用些有肌理感的材料,或者在柱础部分做点文章。”江明华解释着,很自然地伸手,将她滑落的那缕头发轻轻地重新别回耳后。他的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微痒的触感。
林雪萍的耳根微微泛红,却没有躲闪,反而就着他的话题往下说:“我记得那个社区好像有几棵很老的梧桐树?能不能把树的元素,比如年轮或者树皮的纹理,抽象化地用在设计里?”她只是凭直觉提出一个想法。
江明华却听得眼睛一亮:“年轮……象征着时间和沉淀,这个意象很好!也许可以尝试在柱础或者某个装饰面上……”他立刻被这个想法吸引,低头在电脑上快速勾勒起来,神情专注。
看着他瞬间投入工作的样子,林雪萍笑了笑,重新靠回沙发上,继续看自己的书。内心却因为他采纳了自己的随口提议而泛起一丝小小的成就感。这种精神上的同频与相互启发,远比甜言蜜语更让她感到踏实和满足。
雨声似乎更密集了一些。就在这时,林雪萍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班级QQ群的消息提示。她拿起来点开,是班长在群里@全体成员,提醒大家明天有生物竞赛小组的加训,并上传了一份需要提前预习的资料文档。
几乎是同时,江明华的手机也震动了一下。他扫了一眼,是家庭微信群的消息。他母亲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是系着围裙、笑容满面的张妈和她刚出锅的一大盘红烧肉,配文是:“韵华念叨好久没吃张妈的红烧肉了,今天给他解解馋!明华,雪萍,你们周末有空回来吃吗?”
两人几乎同时看完信息,又同时抬头看向对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相似的笑意——一种被琐碎日常和人际关系温柔包裹着的暖意。
“张妈的红烧肉……”林雪萍眼里流露出怀念,“韵华真有口福。”
“这小子,就知道吃。”江明华笑着摇头,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敲击,回复母亲,“妈,我们这周末应该没事,回去吃。让张妈别太累。”回复完,他又抬头对林雪萍说,“韵华最近好像也挺用功,妈说他周末都泡在图书馆。”
“是吗?”林雪萍有些意外,随即想到许清瑶,“可能跟许清瑶一起吧?那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参加竞赛压力不小,韵华估计是去作陪兼‘技术支援’。”她用了上次在快餐店听到的说法,语气带着了然的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光偷渡韶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秋光偷渡韶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秋光偷渡韶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