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能请动清华的专家是因为特殊情况,现在想再走这个路子可不现实。
每个工程师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组织上安排得明明白白,哪有专为他们轧钢厂待命的道理。
这样吧,明天开工后我先去车间看看具体情况。”何雨柱思索片刻后答道。
他既然来了,自然是有心帮忙的。
虽然话说得留有余地,但厂长和孙胜利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喜色。”太好了!有何工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众人心知肚明,眼前这位可是实打实的六级工程师,随便露一手就能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换句话说,要是连何雨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除非请来更高级别的工程师,否则他们车间的问题基本无解。
听到何雨柱这番话,厂长和孙主任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推杯换盏间,神情语气都比刚见面时轻松许多。
在何雨柱的客套应对下,饭桌上的气氛愈发融洽。
李保国全程安安静静吃着饭,无论徒弟何雨柱与厂领导的交流,还是厂长、孙主任偶尔和自己寒暄几句,他都表现得很低调。
作为一个经验老到的厨子,他深知自己虽然是何雨柱的师父,但对轧钢厂的事务一窍不通,保持沉默对双方都好。
看着如今何雨柱的成就,李保国心里感慨万千。
当年十五岁的何雨柱初到鸿宾楼时,只是个普通灶台师傅,后来不仅当上了大厨,还毅然参加高考考入清华大学。
如今连轧钢厂厂长都要客客气气请他帮忙,这份成长足以证明这孩子是个难得的人才。
……
饭后,厂长和孙主任热情地将何雨柱和李保国送出工厂,同时敲定了次日何雨柱来车间的具体安排。
师徒二人各自骑车返程时,何雨柱向师父提起了毕业后的规划以及婚礼筹备。
对此,李保国自然全力支持,承诺和何大清一起操办婚宴。
……
次日清晨,何雨柱照例早起练习站桩功和国术,随后与妹妹何雨水共进早餐,送她上学后便直奔红星轧钢厂。
由于临近毕业,机械系学生大多参与校外实践,孙教授对他此次外出并无异议。
八点整,何雨柱抵达厂区,工人们早已在车间忙碌。
保卫科仍是昨日熟面孔,登记后他顺利入厂。
走近办公楼时,远远就看见孙主任、厂长和几名穿黑色外套的车间主任等在门口。
何工!
何雨柱同志,您来了!
众人热情相迎,何雨柱依旧像当年随教授来访时那样谦和回应,毫无工程师的架子。
几位主任见状暗自松了口气——原本担心年轻人会摆谱,现在看来沟通应该很顺畅。
……
简单交流后,一行人向着车间方向走去。
一路上,大家对何雨柱上次改进的冲压机赞不绝口,纷纷向他反映各自车间的生产情况。
虽然何雨柱缺乏一线车间的实际操作经验,但他凭借扎实的机械知识,给出了不少实用建议,让几位车间主任受益匪浅。
很快,众人来到一车间。
这里主要进行原料加工,只有少量冲压机在工作,多数工序仍由工人手工完成。
看见何雨柱一行出现,工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那不是厂长和孙主任吗?
前面那小伙子是谁?
一位车间主任上前说明后,现场顿时议论纷纷。
工程师?这孩子看着比我徒弟还年轻!几个五级老师傅满脸怀疑。
但人群中,几位曾参与冲压机改造的八级技工却露出敬佩的神情。
他们清楚记得,这位年轻人正是当初主持改进的六极工程师——比厂里最高级的九级工程师还要厉害。
同志们,何雨柱同志今天专门来指导工作,希望大家积极配合!车间主任简短动员后,将发言权交给何雨柱。
何雨柱微笑着与工人们打招呼,示意大家不必停工,随即走向第一台原料处理机床。
伴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他熟练地绕机巡视,很快就摸清了这台二手设备的结构——虽然老旧,但这种稳定耐用的机型在国内仍然广泛使用。
由于原料机床在设计初期的结构缺陷,进料口与出料口采用单一通道设计,加之熔炉间距设置不合理,在轧钢厂冲压机床产能提升后,这个问题变得尤为棘手——简单的通道扩建方案会引发设备过热甚至零件爆裂风险。
这种技术难题即便对九级工程师而言也极具挑战性,但何雨柱显然是个例外。
何工,您看这......
孙胜利见何雨柱完成设备检查,悄悄凑近想询问进展。
何雨柱却已抬手示意:把车间所有八级工集中过来,七级工也要。”说话间他已走向最近的绘图桌,抓起铅笔在图纸上快速勾画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行动让众人一愣,但孙胜利很快会意,连忙去召集技术人员。
虽然工人们都回到了岗位,但好奇的目光仍不断投向这个年轻的工程师——二十出头的六级工程师,莫非是从娘胎里就开始钻研机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