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分钟,六名八级工和九名七级工齐聚现场。
正当孙胜利要汇报时,何雨柱突然停笔,仔细检查完图纸后招呼道:都到齐了?过来看这个。”
当图纸摊开的瞬间,包括孙胜利在内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短短十来分钟,不仅完成了全套设计,连每个零件规格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更令人惊叹的是,以往晦涩难懂的机械图纸,此刻竟像立体模型般清晰呈现在众人脑海中。
这就是六级工程师的实力吗......在场的技工们不约而同倒吸凉气。
在何雨柱指导下,改造工作立即展开。
......
正午时分,当二车间大门重新开启时,厂长、孙胜利和几位主任的笑容比盛夏的阳光还要灿烂。
何工!孙胜利激动得声音发颤,按照这个速度,全厂设备改造三天内就能完成!这个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目标,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变为现实。
短短半日时间,何雨柱就带领工人们完成了一车间到二车间的设备改造。
在他设计图纸的指引下,厂里的高级技工们将全部设备焕然一新!
改造后的设备投入生产后,效率与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红星轧钢厂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的功臣正是何雨柱。
......
厂长和各车间主任们激动得难以言表,看向何雨柱的目光充满热切。
何雨柱同志,你真是我们厂的救星啊!厂长由衷地赞叹道。
无论是之前的紧急救援,还是这次的全面技术改造,何雨柱都是当之无愧的关键人物。
没有他的贡献,轧钢厂的处境简直不敢想象。
这份功劳属于全体工人,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成果。”何雨柱一如既往地谦逊。
这种低调的态度更让厂领导们对他肃然起敬。
厂长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照顾何大清和李保国两位关键人物,更要给予何雨柱应有的嘉奖。
午饭时,厂长本想设宴招待,但何雨柱坚持要等全部工作完成后再庆祝。
......
三天后,整个轧钢厂的八个车间全部完成了技术改造。
工人们试用新设备后,纷纷给出高度评价。
孙胜利带着各车间数据来到厂长办公室汇报:经过改造,钢铁月产量从5000吨提升至吨,钢绳、钢钉等产品产量从6000斤增长到斤!
这个惊人的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
如今红星轧钢厂的年产量将达到12万吨,占到全国钢铁总产量的6%。
这样的成就,标志着工厂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设备刚刚完成技术改造,工人操作还不太熟练是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
随着生产逐步稳定,钢铁产量还有提升潜力。
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亮眼。
虽然轧钢厂位于四九城,无法与工业重镇相比,但就人均产能而言,即便放在那些工业城市也毫不逊色。
未来冲压机床完成升级后,生产效率将更上一层楼。
厂长难掩兴奋之情,神情中透着踌躇满志。
如今轧钢厂发展势头良好,若不借此机会大展拳脚,实在辜负了何雨柱提供的技术改造方案。
何雨柱听完孙主任汇报的生产数据,神色如常。
这些数字对当下来说或许值得称道,但穿越而来的他见识过未来工业大国的生产能力,眼前这些进步并不足以让他惊讶。
这番淡定表现反倒让厂长等人对他愈加钦佩。
年纪轻轻就能通过六级工程师考核,这份沉稳与才华着实罕见。
他们明白,以何雨柱的潜力,将来必能成为顶尖工程师。
轧钢厂必须把握住现在的合作机会,为未来发展铺路。
当晚,在厂领导盛情款待下,何雨柱再次在食堂用餐。
主厨李保国入席时,明显感受到领导们比以往更加热情的态度。
联系最近车间的技术改造,他意识到何雨柱必定为工厂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55年5月末。
协助轧钢厂完成设备改造后,何雨柱全身心投入到清华大学的毕业准备中。
作为在校期间发表近百篇高质量论文的学霸,他早已达到毕业要求。
这些具有实际价值的机械工程论文,使他在业内小有名气。
身为最年轻的六级工程师,又师从知名教授,何雨柱一直备受关注。
清华大学甚至组织专题小组研究他的论文成果,这是许多教员都未曾获得的待遇。
现在,他只需完成毕业论文这一最后环节。
不过何雨柱并未因此松懈。
除了准备论文,他还在等待304研究所的导师前来进行考核。
这一天,何雨柱将毕业论文的选题初稿交给孙教授后,便骑着自行车接上雨水,兄妹俩一同回到了南锣巷四合院。
半个多月没回家,何雨柱这次带着妹妹回来,一是看望父亲何大清和继母陈娟,二是要和父亲商量筹办婚礼的事宜。
他在清华大学最迟六月中旬就能毕业,同时也能完成304研究院的考核工作,于是将婚期定在了六月二十日。
......
喜欢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