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未亮,沁水驿的薄雾带着刺骨的寒意,如湿冷的蛛网贴在甲士们的铁盔上,凝成细密水珠,顺着眉沿滑落。
晨风穿过残破的旗杆缝隙,发出呜咽般的低鸣,像是大地在梦中喘息。
成济披着厚重的玄铁甲胄,甲片相击时发出沉闷的“咔嗒”声,他靴底碾过冻土与碎石,每一步都踏出压抑的回响。
他亲自巡视着御驾仪仗的每一个环节,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队列中每一张麻木的脸——那些脸被寒气冻得发青,呼出的白气在空中短暂凝结又消散,仿佛连灵魂都被这凛冬抽走了温度。
当看到皇帝曹髦被一名宦官颤巍巍地搀扶上龙辇时,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那抹笑意尚未散去,却被眼角余光捕捉到一丝异样:陛下的脚步虽虚浮,落地却极稳,仿佛每一步都在丈量命运的尺度。
但他旋即摇头,暗笑自己多疑。
一个咳血连连、气息奄奄的人,还能翻得起什么浪?
龙辇内,曹髦蜷缩在锦褥之中,年轻的帝王面孔灰败如死灰,唇角残留着昨夜咳出的血渍,腥红黏腻,在苍白皮肤上格外刺目。
他的呼吸微弱断续,每一次咳嗽都引得车身轻颤,随从宫人面色惶然。
可无人注意到,那“血渍”边缘略显干硬,色泽过于均匀——那是昨夜由心腹太医调制的朱砂膏,混以蜜汁,入口无毒,吐之如真。
成济心中大定,这副模样,别说重掌皇权,怕是连洛阳都回不去了。
他挥了挥手,声音洪亮而无情:“启程归京!”
车轮滚滚,碾碎了驿站前最后一点寂静。
木轴摩擦声吱呀作响,像是一具垂死巨兽的骨骼在呻吟。
成济并不知道,就在昨夜三更,当整个驿站陷入酣眠,一道裹着腥臭气味的身影,正沿着狭窄潮湿的粪渠匍匐而出。
那是曹髦——褪去了龙袍,披着小黄门的破衣,脸上涂满泥污,唯有眼中燃着不肯熄灭的火焰。
光禄大夫刘放早已买通守卫,引领着他从最污秽的通道潜出,在驿站后山一处废弃猎户小屋中,面授心腹将领卞彰三大军令。
指尖划过地图时,触感粗糙的麻纸与冰冷的铜符交叠,如同命运的经纬正在重新编织。
此刻,随着龙辇东行,这三道命令已如投入水中的巨石,激起层层无形的涟漪。
温县大营中,号称“忠毅”的五千精兵已悄然解下制式臂章,人人手腕系上红巾,打着“秋操换防”的旗号,向东无声移动了十里。
铁甲轻叩,步伐整齐却刻意压低,只余脚下枯草断裂的细微脆响,如同夜行猛虎的脚步。
河内郡最大的仓城,守将验过一枚雕刻着玄鸟的“天子密符”后,指尖感受到符上刻痕的深峻与温润玉质的凉意,当即下令紧闭仓门,以“盘点陈粮”为由,拒绝了所有来自洛阳的提粮文书。
城头火把在风中摇曳,映照出士兵们紧绷的脸庞和沉默的眼神。
而快马加鞭的马承,正怀揣着那枚足以调动旧部死士的“虎卫印信”,在夜色掩护下,直奔襄城吴氏的坞堡。
马蹄踏过河滩乱石,溅起冰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裤腿;北风灌入领口,带着泥土与腐叶的气息。
他知道,自己送去的不是一块铜印,而是一声唤醒沉睡雄狮的号角。
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就在大将军司马昭的眼皮底下,悄然张开。
返京的队伍行进得异常缓慢。
刚过中午,随行的御医便再次入辇“诊脉”。
他手指搭在曹髦腕上,触到的是微弱却规律的脉搏,与满脸焦急相悖。
片刻后,御医面色凝重地向成济禀报,称陛下肺疾转重,风寒侵体,高烧不退,若再颠簸,恐有性命之虞,恳请就近暂停于偃师的西行宫暂住调养。
成济虽有疑虑,但看着车辇中曹髦愈发骇人的气色和断断续续咳出的暗红血块,也不敢公然违抗。
消息快马传回洛阳,荀勖在接到奏报的第一时间,便急召数名心腹谋士议事。
“偃师行宫?”他指着地图,眉头紧锁,“此地距洛阳仅六十里,北上可直通温县,南下便是伊阙天险。陛下若真要养病,为何不坚持回宫中静养?这分明是拖延之计!”一名谋士附和道:“没错,他这是在等,等一个变数!”
然而,他们的警觉终究慢了一步。
未等司马昭的批复传到偃师,洛阳的街头巷尾,新一轮的童谣已经如瘟疫般传开:“病龙卧野不呻吟,一朝展爪裂山陵。”紧接着,城南的老陶酒肆连夜刊印出一份《民议录》增页,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河内郡有数百百姓于昨夜共睹异象,一匹神骏的赤兔马虚影掠过长空,其蹄声如滚雷,正向洛阳而来。
贾充闻讯暴怒,立刻派人查封酒肆,抓捕老陶,可收缴上来的传单却发现早已散布全城,甚至有不少是从皇宫的高墙缝隙里塞出来的,连值守的禁军哨岗都查不出任何来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