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的海面之上,千帆竞渡,贸易繁荣的景象一如往昔。商船的汽笛声与码头的喧嚣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海洋经济图景。然而,在这看似自由竞争的市场浪潮之下,一只无形却强有力的手,正通过西海商会那盘根错节、深植于每一个港口与交易节点的庞大网络,悄然收紧对西海经济命脉的控制。
在汐彦于总督府内发出的明确授意下,西海商会这台高效而隐秘的巨型机器开始全速运转。它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商业利润,而是利用其积累的恐怖资本、覆盖整个西海乃至辐射周边海域的物流优势,开始系统性地介入并试图主导西海最核心的几大经济领域:航运、主要矿产开采以及大宗粮食贸易。
关键航线的运费定价权,在几次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的商业博弈后,被商会或直接或间接地牢牢掌握。任何想要使用这些高效航路的商船,都不得不遵循商会制定的规则。几个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主要矿场,其绝大部分产出被商会以看似公平的长期包销合同提前锁定,切断了其他势力插手的关键渠道。而在维系社会稳定根基的粮食贸易市场上,商会凭借其庞大的吞吐能力和资金优势,悄然成为了最大的买方与卖方,其市场举动足以影响整个西海的粮价波动。
所有这些操作,在明面上都严格遵循着通行的商业规则,缴纳税款,手续齐全,看起来不过是资本力量导致的正常市场整合与垄断趋势。然而,隐藏在这合法外衣之下的真正目的,却并非单纯的财富积累。
汐彦所要的,是将航运、矿产、粮食这些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与西海海军庞大的日常需求、战时动员潜力,以及他正在大力推行的、“希望之家”所代表的民生项目,进行深度且不可分割的绑定。他要让海军的战舰运行、士兵的吃喝用度、乃至“希望之家”的存续发展,都越来越依赖于这条由他暗中掌控的经济血脉。
这无形的经济之手,正悄然编织着一张覆盖整个西海的大网,将武力、民生与财富的丝线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其最终的宏图,奠定着远比刀剑更为稳固,也更为隐秘的根基。
政策的效力,很快在现实的运转中显现出来。西海各海军支部的后勤部门逐渐发现,无论是采购修缮舰船所需的特种木材与钢板,订购官兵们日常消耗的粮食与被服,还是补充训练和作战中损耗的武器弹药,他们都越来越难以找到比西海商会及其关联企业更优质、更稳定,乃至更“划算”的供应商。
商会提供的物资,质量统一且高于市场平均水准,价格维持在一个看似公道、实则通过规模效应压缩了利润空间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其供应能力极其可靠,无论订单大小、需求缓急,总能按时、足量地送达,甚至在遭遇风暴、海贼骚扰等意外情况时,也能通过其神秘的物流网络找到替代方案,确保补给线不断。
久而久之,一种强大的路径依赖在海军的后勤体系中形成。选择商会,意味着高效、省心与可靠;尝试其他渠道,则往往面临质量参差、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的风险。海军这头巨兽的胃口,已被商会精准地驯化和满足,其后勤命脉,在无形中已被牢牢绑定。
与此同时,另一条纽带也在悄然扣紧。“希望之家”生产的手工艺品、编织的渔网、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商会的销售网络,被优先供应给海军,作为官兵的额外福利、特定任务的补给品,或是基地内部的消耗品。士兵们用上了结实耐用的“希望之家”工坊出产的日用品,品尝到来自那些曾经荒芜岛屿的特色食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总督推行的“新政策”并非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能带来切实好处的变化。
海军稳定且规模庞大的需求,为“希望之家”的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可持续的销路,确保了其生产活动的价值实现。而“希望之家”的存续与发展,其背后所需的庞大资金流、技术支持和资源注入,又完全依赖于商会这只看不见的手。
于是,一个奇特的、内部循环日益紧密的经济共同体雏形初现:海军为“希望之家”提供产品市场和政治庇护;“希望之家”为海军提供部分补给和坚实的民意基础,并向商会输送初级产品和忠诚劳动力;而商会则为两者提供资金、物资和物流支持,并将整个体系与更广阔的市场连接起来。
这个共同体对外部世界,尤其是对海军本部后勤系统和世界政府传统经济渠道的依存度,正在不知不觉中持续降低。一张由汐彦亲手编织的、集军事、民生与经济于一体的巨网,正将西海越来越深地笼罩其中。
喜欢海贼:我是帝江掌控空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海贼:我是帝江掌控空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