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塔顶破口灌进来,带着刺骨的寒意与灰烬的气息,卷起铜牌边缘剥落的锈渣,簌簌如枯叶坠地。那铜牌斜插在阵心凹槽中,表面刻满早已模糊的符文,像是被岁月啃噬过的碑石,沉默而沉重。刘斌的指尖仍抵在阵眼之上,指节泛白,仿佛要将整条命脉压进这方寸之地。玉简碎光如游丝般缠绕着他的腕骨,幽蓝微闪,尚未散尽,如同残魂不愿离去的低语。
他没动。
肩颈处的蓝纹正缓缓爬行,像某种古老生物在皮下蠕动,每一次脉动都牵动心口剧震,仿佛有无形之手攥住心脏,一寸寸挤压。那是“容器烙印”——三年前他在静默舱中觉醒时留下的印记,当时师父只说:“你生来便是门的容器,要么驾驭它,要么被它吞噬。”如今,这句话正一寸寸兑现。
刘斌低头,看见自己右手掌心的无字诗印正微微发烫。不是往日那种温润如玉的金光,而是暗红,如同地底熔岩在血脉中奔流。那热度与天穹之上那道竖瞳的开合频率隐隐同步,一缩一胀,宛如呼吸。他忽然明白,这不是单纯的攻击或压制,而是一种……召唤。
一种对“钥匙”的感应。
残阵之中,六名诗者已倒下三人。他们的身体蜷缩在阵位上,皮肤泛青,七窍渗出细如蛛丝的蓝光,嘴唇微颤,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们的诗魂正在被抽离,化作一缕缕淡金色的雾气,顺着阵纹流向空中那道半透明的门影。那门悬于裂隙之间,形如古卷展开,边缘浮动着无数扭曲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像是由无数诗者的临终低语拼凑而成。
刘斌咬破舌尖,血腥味在口中炸开。他将血滴落在铜牌上,瞬间蒸腾成一缕黑烟,袅袅升腾,竟在空中凝成一道残缺的符文。他闭目,以血为引,在牌面默写《九脉伪阵》残篇。这是师父临终前塞进他手中的最后一页玉简,残缺不全,唯有三行半字迹尚存:“逆气成脉,血引为桥,九星归位,伪阵可启。”
笔画未成,地面突然震颤。
不是来自地底,而是自空中降下——九颗黑星的轨迹变了,原本静止于天穹边缘的星点开始逆旋,划出诡异弧线,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拨动。刘斌瞳孔一缩,识海中刹那翻涌起无数记忆碎片:大荒朝古碑上的星图、昆仑断碑背面的《星轨诗律》、还有师父临终前那一句含糊不清的“……星逆,则门醒……”
就在那一瞬,他捕捉到了。
门不是在扩张,是在“呼吸”。
每一次黑星偏移,竖瞳裂隙便微缩半寸;而当诗脉遗址震颤,裂隙又会应激般扩张。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共振规律。就像琴弦被拨动,频率相合者共鸣,相斥者断裂。而此刻,整个残阵正被这股异频撕扯,濒临崩溃。
他猛地将铜牌插入阵心,左手按住左肩烙印,用尽残存诗魂发动“逆息法”。这是师父秘传的禁术,强行逆转体内气息流转,以自身为容器,反向承接天地诗脉的震荡。刹那间,五脏如碾,骨骼咯吱作响,喉头一甜,血沫从嘴角溢出,顺着下颌滴落,在阵纹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
但他不管。
只将全部感知沉入识海,像一尾潜入深海的鱼,逆流而上,追寻那股来自天穹的异频。他曾在《大荒诗谱》中读到过一种失传的音律——“九渊图”,据说那是上古诗者用以沟通天地本源的节奏,每九拍为一循环,象征九重深渊的回响。当时他只觉玄虚,如今却在识海中清晰捕捉到那股波动——低沉、悠远、带着金属般的震颤,与天穹竖瞳的开合完全契合。
——找到了。
门的波动频率,竟与“九渊图”的音律节拍完全一致。
他猛然睁眼,眼中血丝密布,右眼近乎失焦。他撕下左臂衣袖,铜牌割肉,鲜血顺着掌纹流淌。他将这团血布缠在铜牌顶端,插回阵眼,低喝:“引!”
血引符燃起暗红火光,残阵嗡鸣,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被唤醒。九道伪脉逐一亮起,虽断续闪烁,却成功模拟出全球诗脉的共振波形。空气中浮现出淡淡的金纹,与阵纹交叠,形成一张覆盖整座墨塔的光网。
刘斌闭眼,以魂为弦,缓缓吟出师父遗诗第一句:“天地裂——”
每吐一字,铜牌震颤加剧,空中浮现金纹,与天穹裂隙同步明灭。那声音不是靠喉咙发出,而是从识海深处震荡而出,带着诗魂的重量。当“诗不灭”三字出口,主裂口竟骤然收缩三寸,灰雨漩涡瞬间溃散,连带百米外那道半透明门影都扭曲崩解,如同被撕碎的画卷。
残阵中一名诗者猛然抬头,眼白褪去蓝光,瞳孔恢复清明。他嘴唇微动,似要开口,却只发出一声沙哑的呜咽。那是被剥夺诗魂后残存的意识,终于在这一刻挣脱了束缚。
可就在这刹那,天穹竖瞳深处,浮现出无数倒影。
那些影子穿着历代诗者的衣袍,宽袖长裾,发髻高挽,面容模糊,却齐齐张口,诵出一句从未听闻的古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诗魂封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诗魂封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