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条路,也是东吴最为执着的一条,便是自长江入巢湖,直逼合肥。
只要攻克合肥,便可利用淮南发达的水系,西取六安,北进寿春,甚至长驱豫州、徐州,威胁中原腹地。
孙十万眼见强攻难下,他转而在连通巢湖与长江的濡须河上,修筑濡须坞与濡须口,以此构筑防线,抵挡张辽的北军。
此地夹峙于七宝山与濡须山之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堪称天造之障。
正是凭借这水陆交织的险要地势,与一道道血肉筑成的防线,东吴才能在强敌环伺中坚守国门,直至三国的最后一页。
鲁肃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沉声道:
“惟清兄深谋远虑,肃佩服!此事我即刻去办!”
于是,鲁肃并未将所有手下召来乐安。
他秘密安排,将一千多“东城帮”的弟兄分作两部:其中八百精锐,由他最信任的堂弟鲁达率领,以商队、难民等身份为掩护,分批南下,目标直指巢湖区域,设法在当地立足,建立秘密据点和情报网络;
剩下的几百人,则留在东城老家,由另一位老成持重的头目带领,明面上安居乐业,暗地里则负责维护鲁家产业,并保持与南下队伍的联系,静待未来时机。
这一番布置,悄无声息,却已在未来的棋局上,埋下了一颗影响深远的暗子……
乐安郡的六月,是一幅浓墨重彩的丰收画卷。
田野里,冬小麦已收割完毕,新播的粟苗正迎着夏日的风疯长,绿油油地铺满了视野所及的土地。
官道上,往来穿梭的不仅是商旅,更多的是脸上带着希望笑容的农户,他们一边干着活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
郡守府内,鲁肃埋首于堆积如山的竹简之中,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运笔如飞,将繁杂的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确保政令如同血脉般畅通无阻地抵达各县。
各县县令在他的督导下,无人敢懈怠,各司其职,仿佛一架精密器械上紧密咬合的齿轮。
城防工事在武将们的呼喝声中一日日加固,新募兵士的操练声更是响彻云霄,带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
而这一切蓬勃景象的背后,都源自于一个人——江浩,江惟清。
他不像鲁肃那般稳坐中枢,也不似关羽那般冲锋陷阵,他更像是一支救火队,在制盐造纸上下功夫。
无人敢非议这位郡丞“不务正业,玩物丧志”,那细如雪,白如霜的“雪花盐”,便是最有力的明证。
整个刘备集团,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在乐安这片土地上铿锵前行。
计划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农耕到军备,从民生到吏治,都得到了远超预期的落实。
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时间悄然滑入了七月流火。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