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进团部那间简陋的土坯房。屋里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唯一的土炕烧着,散发着微弱的热气。一张破旧的方桌,几条板凳,就是全部家当。陈旅长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主位的板凳上,接过李云龙殷勤递过来的粗瓷碗,喝了一口温吞的、带着柴火味的白开水。
“小宋,”他放下碗,目光灼灼地看向宋兴华,开门见山,“刚才在外头,听你跟云龙说什么‘土法子’?硝啊、火药啊、钢啊铁的?具体怎么回事?说来听听。”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显露出浓厚的兴趣。李云龙也竖起了耳朵,他只知道宋兴华搞了些“小玩意儿”,但具体是什么,有多大价值,他还没来得及细问。
李云龙忙把刚刚宋兴华给自己的那一摞纸双手递到陈旅长面前的桌面上。
“旅长,”宋兴华的声音沉稳而清晰,“这是我这段时间,根据一些老辈匠人的经验,再结合以前在杂书上看过的零星记载,还有道听途说的一些偏方,自己琢磨着整理出来的。有些法子可能很土,很简陋,但我想着,或许能在咱们根据地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陈旅长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神情变得无比专注。他拿起第一页,上面是“寻土制硝指导”。宋兴华开始逐一讲解:
“这是教咱们怎么在老乡的猪圈、厕所、老墙根底下找硝土,怎么熬煮、过滤、提纯土硝的法子。有了土硝,黑火药就有了底子。”他又往下翻了翻,“黑火药优化技术,讲怎么把硫磺、硝石、木炭按更好的比例研磨混合,再‘压药’、‘造粒’,让威力更大、更稳定。”
陈旅长的手指在“压药”、“造粒”几个字上轻轻点了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说话,继续往下看。
“缸塔法制硫酸,”宋兴华指着后面几页画着简单示意图的部分,“用大陶缸、铅板(实在没有,耐酸的石板、陶板也能凑合)、硫磺或者硫铁矿的矿渣,就能一步步制出稀硫酸来。有了硫酸,就能处理磷矿粉做磷肥,也能做炸药……”
“等等!”陈旅长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呼吸瞬间变得有些急促,“你是说,用这些大缸、破石板,就能做出……硫酸?”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拔高,身体也不自觉地离开了椅背,前倾得更厉害。硫酸!这是现代炸药工业的基础!没有它,什么硝酸、硝化甘油都是空中楼阁!八路军兵工厂梦寐以求的核心原料!他紧紧盯着宋兴华,仿佛要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是,旅长!”宋兴华肯定地回答,“原料就是硫磺或者含硫的矿石渣,设备就是陶缸、铅板(或石板)、瓦罐、管子。步骤是麻烦点,但绝对能行!有了硫酸,下一步‘肥田粉熬制硝铵炸药’就成了可能。鬼子的‘肥田粉’就是硫酸铵,咱们用土办法也能把它转化成硝酸铵,再配上锯末、谷糠、煤油,就是威力不小的硝铵炸药!比咱们现在用的黑火药、边区造手榴弹里的‘黑炸药’强太多了!”
“硝铵炸药……”陈旅长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捏着图纸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的碉堡、炮楼在硝铵炸药的轰鸣中土崩瓦解!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好!继续说!”
宋兴华继续翻页:“这是‘飞雷炮制作和标准化操作’。用空汽油桶做炮管,里面填充层层压实的黑火药或者硝铵炸药,抛射包裹炸药的地雷或者炸药包。射程不算远,百十米到两百米,但威力极大!一炮下去,鬼子的炮楼、铁丝网、步兵群,都能炸个稀烂!而且原料好找,铁桶、火药、炸药包,根据地都能想办法解决。最关键的是,制作简单,铁匠铺子就能批量造!”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