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轩”书吧改造项目现场,空气里弥漫着松木、油漆和咖啡豆混合的清新气息。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洁如镜的灰色地砖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王老板陪着几位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客人,正在做最后的验收检查。为首的是一位约莫五十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男人——省城知名地产集团“龙腾置业”的总裁,陈天宇。他此行本是考察王老板的“文墨轩”模式,为集团旗下高端社区配套书店项目取经,顺道看看这个被王老板赞不绝口的改造工程。
“陈总,您看这地面。”王老板语气带着自豪,指着脚下,“四百平米仿古砖!鲁老板他们四天铺完!这平整度!这缝隙!绝了!”
陈天宇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地面。他阅盘无数,眼光毒辣。眼前这片地砖,确实无可挑剔。平整度肉眼难辨起伏,砖缝均匀细密如发丝,整体观感沉稳大气。他蹲下身,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砖面,又沿着砖缝滑动,触感光滑细腻,无一丝滞涩。
“嗯,不错。”他淡淡评价,语气听不出太多波澜。作为行业巨头,高标准工艺他见得多了。
一行人继续向前。吧台线条流畅,木质温润;书架错落有致,灯光柔和;新风系统安静运转,空气清新。陈天宇一路看,一路点头,但并未表现出特别的惊讶。直到他们走到那面青砖文化墙前。
王老板特意介绍:“陈总,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豹子头’文化墙!鲁老板亲自砌的!要的就是这种历经风霜的沧桑感!”
陈天宇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那面墙上。老青砖斑驳陆离,缝隙粗犷却错落有致,墙面并非绝对平整,而是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充满力量感的凹凸起伏。整体效果粗犷、厚重,带着历史的沉淀感,与书吧的文艺气息形成奇妙的碰撞,极具视觉冲击力。
陈天宇走近几步,眼神专注起来。他并非只看整体效果,而是开始审视细节。他伸出手,没有去摸那些凸起的砖块,而是将指尖轻轻搭在墙面的一个阳角处——那是两面墙相交形成的90度外角。
阳角处理,是泥瓦工艺的试金石。普通装修,阳角条一贴了事,但追求极致的手工砌筑,阳角必须由两块砖精准切割、打磨、对缝,才能做到棱角分明、线条笔直、坚固耐用。稍有差池,便会崩边、歪斜,成为败笔。
陈天宇的指尖沿着阳角线缓缓向上移动。他的动作很慢,眼神锐利如刀,仿佛在丈量着微米级的误差。他身后的助理立刻会意,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精度极高的激光水平仪和一把薄如蝉翼的塞尺。
激光水平仪打开,一道笔直的红色十字线精准地投射在阳角线上。陈天宇俯身,眯起眼睛,仔细观察激光线与砖缝的贴合度。同时,他示意助理将塞尺最薄的一片(0.5mm)轻轻插入阳角线与激光线之间的缝隙。
助理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塞尺片在缝隙边缘试探……插不进去!助理又换了更薄的0.3mm塞尺……依然插不进!最后,他用了0.1mm的塞尺,才勉强在局部极其细微处感受到一丝阻力!
陈天宇的眉头猛地一跳!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愕!
0.5mm误差是行业优良标准,0.3mm已是顶尖工艺!而这面墙的阳角线,在激光水平仪下,肉眼几乎看不出任何弯曲,塞尺0.3mm插不进,0.1mm才勉强有感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面追求“粗犷沧桑”的艺术墙,其基础工艺精度达到了令人发指的、近乎机械加工的水平!这种在“粗犷”外表下隐藏的、对“精准”近乎变态的追求,完全颠覆了他对“手工砌筑”的认知!
他猛地直起身,锐利的目光扫向王老板:“王总!这墙……真是手工砌的?不是预制件?”
“千真万确!”王老板也被陈天宇的反应吓了一跳,赶紧解释,“鲁老板带着人,一块砖一块砖砌上去的!五天五夜!吃住都在工地!最后累得在水泥袋上睡着了!照片我还发朋友圈了呢!”
“鲁老板?”陈天宇捕捉到这个姓氏,“哪个鲁老板?”
“鲁智深!‘智深建筑’的老板!”王老板语气带着敬佩,“就是前阵子网上很火的那个……带工人讨薪、五天五夜铺四百平地砖、累睡水泥袋的‘网红讨薪哥’!”
“网红讨薪哥?”陈天宇身后一个年轻助理忍不住低呼出声,“是他啊!我知道!那张照片特震撼!睡在水泥堆里,手里还攥着半拉馒头!”
陈天宇眼神瞬间变得极其复杂!震惊、疑惑、探究、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一个靠讨薪维权、带工人睡工棚起家的草根包工头,竟然能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工艺?这巨大的反差,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他人呢?”陈天宇沉声问。
“刚还在……可能去后面库房清点工具了?”王老板环顾四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鲁智深现代行侠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鲁智深现代行侠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