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忠”的直接通讯在一个高度加密的语音频道里进行。对方的声音听起来比贾长安想象中要年轻,带着一丝长期混迹底层的油滑和警惕,但逻辑清晰,语气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贾老板,久仰。”“阿忠”开门见山,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样品收到了?还满意吗?”
“东西是真的。”贾长安保持冷静,“说说你的条件和‘硬货’。”
“我的条件很简单。”“阿忠”语速很快,“第一,三百万美金,不连号旧钞。第二,一套全新的、干净的身份证件,以及安全离开东南亚的渠道,确保林薇和她背后的人找不到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要保证,拿到东西后,必须把林薇彻底按死,不能让她再有翻身的机会来找我麻烦!”
三百万美金!这远超贾长安之前的预估,几乎要掏空他个人和“归处”能动用的所有流动资金,甚至可能需要抵押借贷。但他没有讨价还价,时间不允许。
“钱和渠道我可以安排。但你怎么保证给我的‘硬货’值这个价,并且是完整的?”
“除了你听到的录音,我还有当年经手的所有电邮备份、银行转账记录的截图、以及我叔叔保留的几份关键备忘录的复印件,里面清晰地记录了那笔‘礼物’的金额、路径,以及林薇如何要求隐匿资金来源的指示。”“阿忠”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嘲弄,“哦,对了,还有一点小添头——林薇后来为了堵我叔叔的嘴,试图通过中间人给他一笔‘封口费’的录音,可惜我叔叔没等到钱就……呵呵。这些东西加起来,足够让林薇身败名裂,甚至进去蹲几年了。”
贾长安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如果“阿忠”所言非虚,这确实是一枚足以炸沉林薇这艘大船的重磅炸弹!
“东西在哪?”贾长安追问。
“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数字版的在我这里,物理备份在另一个只有我知道的地点。”“阿忠”显然早有准备,“我们交易完成,我安全离开后,数字版密码和物理备份地点自然奉上。”
典型的黑市交易模式,互不信任,互相制衡。
“我怎么信你?”贾长安冷声问。
“你可以不信。”“阿忠”的语气也变得强硬,“但贾老板,现在是你在悬崖边上,不是我。林薇弄死你就像碾死一只蚂蚁。跟我合作,你还有机会。赌不赌,随你。”
通讯频道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电流的微弱噪音。贾长安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他的全部身家,甚至可能更多。
他想到了苏青瓷信任的眼神,想到了唐乐知苍白的脸,想到了秦望舒熬夜准备材料的身影,想到了那位保洁阿姨塞过来的、带着体温的信封……
他没有退路。
“好!我答应你!”贾长安斩钉截铁,“告诉我交易方式和时间。”
“痛快!”“阿忠”似乎松了口气,“具体时间和地点,我会通过这个渠道另行通知你,就在这两天。准备好钱和渠道。记住,别耍花样,否则,大家抱着一起死。”
通讯戛然而止。
贾长安放下通讯器,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立刻开始行动,一方面紧急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金十三的关系,开始安排洗钱(将资金转换为不连号旧钞)和准备安全的离境渠道。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风险和法律陷阱,但他别无选择。
黎明惊雷
就在贾长安紧锣密鼓筹备与“阿忠”的交易时,林薇酝酿的终极打击,如同蛰伏的毒蛇,终于亮出了獠牙。
第二天清晨,天色未明,一则由某知名财经媒体率先发布的深度调查报道,像一颗惊雷,炸响了整个西安乃至全国的商业圈和文旅界。
报道的标题触目惊心:《“归处”幻梦:非遗光环下的资本迷局与诚信拷问》。
报道以“详实”的“内部资料”和“匿名知情人士”爆料为基础,层层递进,指控“归处”民宿及其非遗项目存在严重问题:
1. 财务造假:夸大营收和利润,伪造项目数据,以骗取银行贷款和政府扶持资金。报道甚至附上了几张经过处理的、看似是内部财务报表的截图。
2. 项目抄袭:指控“归处”的核心非遗体验项目和“唐诗光影秀”创意,涉嫌剽窃国内外多个小众艺术团队和独立艺术家的概念,并列举了所谓的“相似性对比”。
3. 创始人品德问题:再次翻炒贾长安在上海“因能力不足导致项目失败”的旧账,并暗示其与合伙人(影射苏青瓷)关系暧昧,公私不分,管理混乱。
4. 利用公益敛财:质疑“归处”宣称的“盈利反哺文化保护”是虚假宣传,实际大部分收入落入个人腰包。
这篇报道文笔老辣,看似客观中立,实则处处埋针,将“归处”和贾长安描绘成一个利用文化情怀包装、实则唯利是图、毫无诚信可言的骗局。报道在短时间内被各大门户网站、财经媒体和社交平台疯狂转载,舆论一片哗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归处是长安请大家收藏:(m.20xs.org)归处是长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