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捷电器”钱经理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不到一周,打压便接踵而至。
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是孙浩他们。当他们像往常一样去熟悉的废品站或者走街串巷时,发现总有人抢先一步,用比金三鑫高出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价格,将那些品相稍好的废旧游戏机、随身听等电子产品收走。即使偶尔收到些东西,也大多是“迅捷”挑剩下的真正的垃圾。
“金哥,不是我们不尽力,是‘迅捷’那帮孙子太他妈缺德了!”孙浩带着两个跟班,一脸晦气地来到金三鑫的工作室抱怨,“他们就跟狗皮膏药似的,我们到哪儿他们跟到哪儿,还到处说你的货是洋垃圾拼的,用不了几天就坏!”
金三鑫脸色平静,但心里早已怒火翻腾。价格战和货源封锁,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打击手段。“迅捷”资金雄厚,耗得起,而他刚刚起步,现金流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屋漏偏逢连夜雨。百货大楼的柜台经理也打来电话,语气有些犹豫:“小金啊,最近市面上有些不好的传言,说你们的机器……来源不太正,质量不稳定啊。虽然我们合作这批没问题,但后续……你看是不是能提供更稳定、更透明的货源证明?”
信誉危机!这才是最致命的!金三鑫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对着电话保证道:“经理您放心,谣言止于智者。我们的质量您亲自验证过。关于货源和稳定性,请您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挂掉电话,金三鑫感到一阵沉重的压力。内有货源枯竭,外有信誉受损,“迅捷”这一套组合拳,打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李婉清看着金三鑫紧锁的眉头,急得团团转,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更加卖力地打扫卫生,把工作室整理得一尘不染,仿佛这样就能驱散阴霾。
而苏小萌在得知情况后,再次展现了她的人脉和行动力。她直接带着金三鑫,去见了她父亲那位朋友——百货大楼的陈经理,进行了一次正式的会谈。
在装修考究的办公室里,苏小萌落落大方,言辞清晰地帮金三鑫解释,强调他产品的性价比和独特的市场定位,并委婉地指出,恶性竞争是市场常态,关键要看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陈经理看在苏小萌和她父亲的面子上,态度缓和了一些,但对金三鑫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小金,我不是不相信你。但做生意,讲究的是长久。你要想稳住这个渠道,甚至以后做得更大,必须证明你的供应链有抗风险能力。要么,你有稳定的、可靠的上游供货商;要么,你自己有足够的技术壁垒和库存应对这种冲击。这两点,你现在能做到哪一点?”
金三鑫沉默了。稳定的上游供货商?他那个虚构的“深城表哥”显然不行。技术壁垒?他的翻新技术主要依赖韩师傅,虽然独特但并非不可复制。库存?他那点家底,在“迅捷”的价格战面前不堪一击。
“陈经理,我明白了。请您再给我两周时间,我一定解决这个问题。”金三鑫抬起头,眼神里重新燃起斗志。他不能退缩,这是他好不容易打开的突破口。
离开百货大楼,苏小萌对金三鑫说:“我能帮你的,暂时只有这些了。剩下的,要靠你自己。如果需要资金周转,我可以再……”
“不用了,小萌,谢谢你。”金三鑫打断了她,真诚地说,“资金我能想办法。这次,我要靠自己的本事迈过去。”
苏小萌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似乎从他眼中看到了某种不一样的东西,那是属于男人的倔强和担当。她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回到工作室,金三鑫将自己关在屋里,对着墙壁上那张简陋的城市地图,苦苦思索。硬拼价格和货源是死路一条,必须另辟蹊径。
稳定的供应链……技术壁垒……”陈经理的话在他脑中回荡。
突然,他脑海中闪过韩师傅那个锁着的木箱,以及那神乎其神的“感应气流”检测法!这算不算是独一份的“技术壁垒”?如果能将这种检测方法系统化,哪怕只是皮毛,是否能极大提升翻新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形成口碑?
还有货源!“迅捷”抢的是品相好的旧货。那么,那些他们看不上眼的、损伤更严重、甚至被判定为完全报废的机器呢?如果他能依靠韩师傅的技术和自己逐渐积累的经验,将这些“废铁”中的一部分“起死回生”,那他的货源不就等于是一片蓝海?
想到这里,金三鑫猛地站了起来!一条模糊但充满希望的道路在眼前展开!
他立刻去找韩师傅,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恳请韩师傅能更多地指导他那种“感应”之法,哪怕只是入门,哪怕只能判断出哪些板子还有修复的价值。
韩师傅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抽着烟。最后,他叹了口气:“那法子,需要静心,需要天赋,更需要时间磨。而且,终究是旁门左道,依赖外物。真正的根基,还是扎实的电子技术和对元器件本身的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叫金三鑫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叫金三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