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高帽的授予仪式和DGSE的警告,如同一个突兀的分割线,将吴枫在军团的生活彻底割裂。短暂的休整后,一纸调令下来,吴枫、伊万、卡德尔以及恢复过来的迈克,被一同分配到了以高强度作战闻名的**第2外籍伞兵团(2e REP)**。这既是荣誉,也预示着他们将被投入最炽热的火线。
没有更多告别,没有适应期。他们像货物一样被塞进运输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飞越地中海,投向那片被阳光炙烤、被沙尘与冲突笼罩的土地——**马里**。
机舱内气氛凝重。伊万试图用他标志性的粗鲁笑话活跃气氛,但回应寥寥。卡德尔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步枪的护木。迈克则紧张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自己的装备,嘴唇抿得发白。吴枫靠着舱壁,看着舷窗外逐渐被无垠的黄色取代的景色,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已经抽离。DGSE的警告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意识深处。“不合常理的灰尘”……在这片法军前哨站的土地上,会以何种形式出现?
目的地是位于马里北部的某个前沿作战基地(FOB)。这里与其说是基地,不如说是一个用沙袋、铁丝网和预制板构筑的坚固堡垒。热浪扭曲着空气,干燥的风裹挟着沙粒,无孔不入。远处的地平线模糊在蒸腾的热气中,一片荒凉。
他们的排长,一位名叫拉尔森的中尉,是个精干瘦削的北欧人,金发剃得很短,蓝色的眼睛里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他简洁地介绍了情况:基地周边区域活跃着多股极端组织和叛军武装,他们的任务是巡逻、侦察,并在必要时“清除威胁”。
“在这里,信任你的队友,相信你的直觉。”拉尔森中尉的目光扫过每一张新面孔,最后在吴枫身上略有停留,“别指望后方能及时支援,在这里,我们靠自己。”
生活迅速被战斗节奏填满。日复一日的巡逻,在漫无边际的沙丘和干涸的河谷中穿梭,警惕着可能从任何方向射来的冷枪,或者隐藏在沙土下的简易爆炸装置(IED)。死亡如同盘旋在空中的秃鹫,随时可能俯冲而下。
第一次接敌发生在一个毫无征兆的午后。他们的巡逻车队在一条干河床附近遭遇了伏击。火箭弹(RPG)的呼啸声撕裂了空气,紧接着是密集的步枪射击声。
“敌袭!三点钟方向!依托车辆反击!”拉尔森中尉的吼声在通讯频道里响起。
刹那间,子弹如同冰雹般敲打着车体,溅起一串串火星。新兵们的训练在这一刻接受了血的考验。伊万咆哮着用机枪向 suspect 的射击点倾泻子弹,压制对方火力。卡德尔则冷静地寻找着掩体,进行精准的点射。迈克虽然脸色惨白,但也咬着牙,跟随卡德尔的节奏开火。
吴枫则像换了一个人。之前的冷漠和疏离在枪声响起的瞬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与高效。他没有盲目射击,而是如同狩猎的豹子,迅速判断出敌方火力点的分布和薄弱环节。
“伊万,压制左侧沙丘后的机枪手!卡德尔,右翼那个岩石缝隙,两名步枪手!”吴枫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清晰、冷静,不带一丝波澜,“迈克,注意我们十点钟方向的洼地,可能有迂回兵力!”
他的指令精准得如同手术刀。在他的调度下,原本有些混乱的防守逐渐变得有序。他甚至能预判到敌方RPG手的下一次发射位置,提前用点射将其逼退。
在一次火力间歇,吴枫敏锐地捕捉到侧翼细微的动静。
“左侧,五十米,灌木丛!”他低吼一声,几乎同时举枪、瞄准、扣动扳机。一声短促的惨叫,一名试图迂回包抄的武装分子应声倒地。
战斗在二十分钟后结束,武装分子丢下几具尸体撤退。巡逻队有一人轻伤,车辆轻度受损。
回程的车上,气氛依旧紧张,但多了一丝劫后余生的松弛。伊万用力拍打着吴枫的肩膀,瓮声瓮气地喊道:“干得漂亮,吴!你这家伙,脑子里是装了计算机吗?”
卡德尔也向吴枫投来敬佩的目光。迈克更是充满感激,刚才如果不是吴枫及时预警,他可能就被侧翼的敌人摸掉了。
拉尔森中尉通过后视镜看着吴枫,眼神深邃。这个东方士兵在战斗中的表现,远超一个普通新兵,甚至超过了许多老兵。那种对战场态势的洞察力和近乎本能的战术决策能力,绝非外籍军团的常规训练所能培养。
然而,这只是开始。随后的几次任务中,吴枫的能力越发凸显。他总能发现那些被其他人忽略的细节——一个不自然的脚印,一片被匆忙掩盖的痕迹,甚至是通过武装分子丢弃的杂物判断其来源和补给情况。
在一次对怀疑是武装分子补给点的夜间突袭中,吴枫再次展现了其恐怖的渗透能力。他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无声无息地解决了外围的哨兵,为小队打开了安全通道。行动干净利落,目标被成功摧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灰烬行者,雇佣兵吴枫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灰烬行者,雇佣兵吴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