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成汹涌的暗流。把战火烧到对方的地盘?这不再是防守,而是赤裸裸的进攻。目标直指那个藏在证监会后面的陆专家,乃至其背后的星轨资本。
林晓没有立刻行动。她需要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而不是盲目的火力覆盖。严处长只是前台木偶,动了她,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引来更猛烈的报复。真正的目标,是那个能操纵木偶的陆专家,以及他背后可能存在的、与星轨资本利益输送的证据。
她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阿凯负责追踪陆专家的公开行程、社交网络以及可能存在的灰色人脉。周岚则利用瑞科在金融圈的人脉,侧面打听陆专家回国前后的资金动向和关联交易。而“暗夜”的技术团队,则在合法的边界内,尝试分析陆专家及其核心圈子的数字足迹。
几天后,零碎的信息开始汇聚。
陆专家,本名陆振坤,四十岁,拥有海外顶尖商学院和法学院的背景,曾在几家国际金融机构任职,半年前通过人才引进计划空降证监会。表面看,履历光鲜,无可指摘。
但阿凯从一个混迹于高端私人俱乐部的线人那里,挖到一条模糊的信息:陆振坤回国后,似乎对几支与星轨资本关联密切的、涉及生物科技和神经科学领域的海外基金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曾多次在私人场合向圈内人“咨询”过相关情况。
周岚那边也反馈,陆振坤的一位远房表亲,近期注册了一家小型咨询公司,而这家公司成立不到一个月,就接到了星轨资本亚太区一笔金额不大但颇为蹊跷的“战略咨询”业务。
线索很间接,无法构成证据链,但指向性明确——陆振坤与星轨资本之间存在某种未公开的关联。
“还不够。”林晓看着整理出来的信息,眉头微蹙。这些信息太外围,无法形成致命一击。她需要更核心的东西,能直接证明陆振坤利用职权为星轨资本牟利,或者至少是存在重大利益冲突的证据。
就在她思考突破口时,程煜给了她一个关键提示。
“陆振坤回国后,牵头推动了一项关于‘高风险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监管指引’的草案。”程煜将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草案里有几条附加条款,对‘方舟’这类涉及敏感技术的企业融资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和更严苛的披露要求。如果通过,瑞科后续的几轮融资都会受到直接影响。”
林晓快速浏览着草案内容,眼神锐利起来。这几条附加条款,看似为了控制风险,实则针对性极强,像是量身定做的枷锁。
“草案还在内部讨论阶段,尚未公开。”程煜补充道,“推动这个草案,是陆振坤在新岗位上的主要‘政绩工程’。”
林晓瞬间明白了程煜的意图。如果能证明陆振坤推动这项明显不利于瑞科的监管草案,是出于为星轨资本扫清障碍、打压竞争对手的目的,那么这就是最有力的利益输送证据!
“我需要这份草案制定过程中的内部讨论记录,特别是陆振坤力主添加那几条附加条款的会议纪要或邮件往来。”林晓立刻有了方向。这种敏感的内部文件,常规渠道根本无法获取。
“难度很大。”程煜看着她,“证监会内部系统安保等级很高,而且陆振坤本人极其谨慎。”
“总有漏洞。”林晓眼神坚定。她想起了K,那个神秘的“守墓人”。他既然能多次提供关键信息,或许也有办法接触到这类内部资料。但联系K风险未知。
就在她权衡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主动联系了她。
是之前合作过的那位资深媒体人,王瀚。他在一次行业晚宴上“偶遇”了林晓,两人简单寒暄后,王瀚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林总,最近关注到证监会那边在讨论一个新规草案,好像对你们这类搞前沿科技的企业不太友好啊。我有个朋友在那边工作,听说内部争论还挺激烈的。”
林晓心中一动,王瀚这是在向她递话?她不动声色地回应:“是吗?具体是哪方面的草案?王老师消息真是灵通。”
王瀚笑了笑,压低声音:“好像是关于融资监管的。牵头的那位陆专家,背景不简单,听说和几家大的资本走得很近。你们瑞科树大招风,可得当心点。”
点到即止,王瀚很快转移了话题。但林晓已经得到了关键信息:草案确实存在,内部有争议,而且陆振坤与资本过从甚密的情况,在圈内并非无人知晓。
这增加了她获取内部文件的可能性。既然内部有争议,就可能存在对陆振坤不满的人,这就是突破口。
她再次联系了阿凯,指令更加明确:“想办法接触证监会内部人员,特别是可能对陆振坤或其推动的政策不满的人。不需要直接获取文件,先确认内部风向和可能的信息源。”
同时,她决定冒一次险。她通过那个与K联系过的、极其隐秘的加密信道,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下班后,我判若两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下班后,我判若两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