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项目与军科院的对接工作异常顺利。林晓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对项目细节的精准把控,赢得了军科院专家团队的认可。她不再是那个需要隐藏在程煜光环下的“代理人”,而是真正能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然而,就在项目步入正轨,林晓准备暂时抽身,着手调查自身秘密时,一个新的麻烦找上了门。
这天上午,瑞科集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来自证监会下属的“新兴科技企业合规与伦理审查办公室”的特别调查组。带队的是个四十岁左右、表情严肃刻板的女人,姓严,人称严处长。
调查组此行名义上是针对瑞科集团,尤其是“方舟”这类涉及神经接口和情感模拟的前沿科技项目,进行“例行的、前瞻性的伦理与合规评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绝非普通的例行公事。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严处长翻看着手中的材料,目光锐利地扫过程煜,最后落在林晓身上。
“程总,林总。”严处长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不带什么感情色彩,“‘方舟’项目,尤其是其衍生的‘启明’项目,技术前景广阔,但也触及了敏感的神经接口和情感干预领域。我们注意到,贵公司在项目核心管理人员的背景审查上,似乎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她将一份薄薄的文件夹推到会议桌中央,打开的页面上,赫然是林晓那晚在发布会上承认自己是“Siren”和“幽灵”的新闻截图,旁边还附带着几张她在DJ台和拳台上略显模糊但气势凌厉的照片。
“林晓女士,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您拥有与‘方舟’项目所需严谨、理性形象似乎并不完全相符的……副业经历,并且涉及高对抗性体能活动。”严处长语气平铺直叙,却字字带着压力,“我们关心的是,这种个人特质,是否会影响您在项目决策,尤其是在涉及受试者心理与生理安全的伦理判断时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毕竟,‘启明’项目面向的是心理创伤人群,任何决策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这一招,比李峰之前的刁难阴险百倍。它不再纠缠于工作细节或流程,而是直接质疑林晓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资格”和“心性”,扣上了一顶可能影响项目伦理安全的巨大帽子。一旦这个质疑被坐实,不仅林晓会被踢出“启明”项目,整个“方舟”乃至瑞科集团的声誉都会受到严重打击。
程煜脸色沉静,刚要开口,林晓却微微抬手,阻止了他。
她看向严处长,眼神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丝极淡的嘲讽:“严处长,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您认为拥有个人兴趣和特长,尤其是与主流认知不同的特长,就是一种人格缺陷,或者不稳定的表现?”
严处长眉头微皱:“林总,请不要偷换概念。我们关注的是特定经历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那么,请问严处长,”林晓打断她,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贵办公室在进行人员评估时,是否有明确的、量化的标准,来界定何种‘个人经历’会必然导致‘伦理判断失准’?比如,是否练习过格斗?是否从事过艺术创作?或者,是否喜欢吃辣?”
会议室里有人忍不住低咳了一声,似乎在掩饰笑意。
严处长脸色一沉:“林总,请你严肃对待调查!”
“我很严肃。”林晓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严处长,“我是一名职业经理人,我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体现在我过往所有项目的执行结果和团队评价上,这些都有据可查。‘启明’项目从立项到与军科院对接,所有流程合规,决策透明,风险评估充分。如果您有证据证明我的个人爱好确实影响了项目安全与伦理,请拿出来。如果没有,仅凭一些捕风捉影的所谓‘特质’就来质疑我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这是否本身也是一种不专业、不客观的行为?”
她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清晰的质问:“还是说,有人试图利用贵办公室的职权,对瑞科集团和‘方舟’项目进行不正当的商业干扰?”
这话一出,会议室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直接将问题提升到了商业竞争和权力干预的层面。
严处长脸色变了几变,显然没料到林晓如此强硬且逻辑清晰,直接反将一军。她带来的所谓“证据”,根本经不起推敲,更无法作为正式的处理依据。
“我们只是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严处长语气生硬地强调。
“风险评估应当基于事实和数据,而非臆测和偏见。”林晓寸步不让,“瑞科集团和‘方舟’项目欢迎一切基于事实的、公正的监督与评估。但对于任何不实指控和恶意揣测,我们也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程煜适时地开口,语气淡漠却带着强大的压迫感:“严处长,瑞科的合规性,经得起任何审查。如果贵办公室没有更实质性的问题,今天的会谈就到这里吧。后续有任何需要,可以直接与集团法务部对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下班后,我判若两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下班后,我判若两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