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十三年秋,金风送爽,染黄了齐鲁大地的每一寸田垄。萧玦与苏清鸢结束了西北边关的探望,便将目光投向了山东——六年前那场洪涝灾害中,十岁的萧承泽提出修建水库与堤坝的建议,如今时隔六年,他们专程前来,想亲眼看看这份“长远之策”是否真正化作了百姓手中的丰收与心安。
马车沿着平整的官道一路向东,窗外的景色愈发浓烈。成片的玉米地褪去青绿,裹上了金灿灿的外衣,饱满的玉米棒像一个个胖娃娃,露出排列整齐的金牙;路边的高粱红得似火,穗子沉甸甸地低垂着,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最动人的莫过于那无边无际的稻田,金黄的稻浪翻滚起伏,如同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浓郁的稻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让人满心都是丰收的喜悦。
“这山东的秋天,真是名副其实的金秋季。”苏清鸢掀开车帘,望着眼前这幅丰收盛景,眼中满是笑意,“六年前我们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泽国,百姓们流离失所,哪有如今这般热闹景象。”
萧玦坐在一旁,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口中附和道:“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当年承泽提出修水库时,虽有远见,却也面临不少质疑——有人说工程浩大、耗费民力,有人说选址不当、恐难奏效。如今看来,所有的投入都没有白费,这孩子的眼光,确实准。”
说话间,马车已驶近水库区域。远远便望见一片开阔的湖面,碧波荡漾,水光粼粼,如同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金黄的田野间。水库岸边,垂柳依依,枝条轻拂着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护坡由整齐的青石砌成,延伸至水下,坚固而规整;不远处的堤坝高大雄伟,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河流之上,守护着两岸的田垄与村庄。
负责管理水库的官员早已带着下属在堤坝入口等候,见到帝后一行的马车,连忙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臣王顺,恭迎陛下、皇后娘娘圣驾!自水库建成以来,臣与同僚日夜守护,总算不负陛下重托,不负百姓期盼!”
萧玦与苏清鸢走下马车,王顺连忙起身引路,一边走一边兴奋地汇报:“陛下、娘娘,这水库建成整整六年,六年来从未出现过一次溃堤险情。去年山东遭遇大旱,连续三个月滴雨未下,周边州县的农田都快干裂了,正是这水库救了急!我们按照预设方案,分阶段放水灌溉,足足浇灌了周边十万亩农田,那些快枯死的稻苗很快就恢复了生机,秋收时亩产比往年还多收了一石!”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今年入夏后雨水多,汛期时上游河水暴涨,多亏了这坚固的堤坝,稳稳地拦住了洪水,不仅保住了百姓的房屋和庄稼,还为水库积蓄了充足的水源,为今年的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周边的百姓都说,这水库是‘保命库’,也是‘丰收库’!”
萧玦点点头,走到堤坝边,伸出手抚摸着冰冷坚硬的青石,指尖能感受到石材的厚重与坚固。他望向宽阔的湖面,只见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这水库的蓄水量如何?日常维护是否到位?”
“回陛下,水库总蓄水量达千万立方米,完全能满足周边十五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以及汛期的防洪调度。”王顺连忙答道,“日常维护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每月都会组织人手检查堤坝、清理淤泥、检修放水闸门;每年入冬后,还会进行一次全面修缮,确保水库常年处于最佳状态。”
苏清鸢走到水边,看着岸边种满的莲藕,翠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荷叶间点缀着粉色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然盛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几位农妇正划着小巧的木船,在荷叶间穿梭,采摘着成熟的莲蓬,欢声笑语随着水波荡漾开来。
“这些莲藕是百姓们自己种的吗?”苏清鸢笑着问道。
“回娘娘,正是。”王顺答道,“水库建成后,周边百姓见浅水区水质好、土壤肥沃,便自发种起了莲藕。每年夏天能采莲蓬,秋天能挖莲藕,既不影响水库的防洪灌溉功能,又能给百姓增加一份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就在这时,一位划着木船的老农远远望见了堤坝上的帝后一行人,仔细辨认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连忙招呼船上的农妇:“快,快划回去!是陛下和皇后娘娘来了!”
农妇们也认出了萧玦与苏清鸢,脸上顿时露出激动的笑容,连忙调转船头,快速向岸边划来。老农今年已年过七旬,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刚一靠岸,便迫不及待地跳下船,快步走上前,不顾脚下的泥泞,紧紧握住萧玦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陛下!皇后娘娘!可把你们盼来了!老臣……老民给陛下、娘娘请安!”
萧玦连忙扶住他,笑着说道:“老人家快请起,不用多礼。”
老农站起身,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哽咽着说道:“陛下,当年洪水淹了我们的家,冲毁了我们的田地,我们以为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心系百姓,下令修建了这水库和堤坝,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自从有了这水库,我们再也不用怕洪水淹家、干旱绝收了,每年都是好收成,家里的粮仓都堆不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