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十二年夏,西北的风褪去了凛冽,带着戈壁滩特有的干燥暖意,拂过绵延的祁连山麓。帝后二人结束了江南的巡查,一路向西,前往西北边关——此行,是为探望驻守在此的苏明玥与林策,也是为亲眼看看这道曾让他们牵肠挂肚的边防,如今是否真如奏报中那般安宁繁荣。
马车沿着修缮一新的边关大道前行,窗外的景色渐渐从江南的温婉水乡,切换为西北的雄浑壮阔。远处的雪山终年不化,皑皑白雪与蓝天相映,格外澄澈;近处的戈壁滩上,偶尔能看到成片的沙棘与红柳,顽强地绽放着绿意;道路两旁,不时有满载货物的驼队经过,骆驼的驼铃声清脆悠扬,与远处军营隐约传来的训练口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平而鲜活的边关图景。
苏清鸢掀开车帘,望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感慨。她还记得景和初年,第一次来边关时,道路崎岖不平,沿途多见流民,城楼之上戒备森严,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而如今,大道宽阔平坦,流民早已绝迹,通商口岸车水马龙,就连空气中的风,都带着几分安宁的味道。
“没想到,边关变化这么大。”苏清鸢轻声说道。
萧玦点点头,目光深邃:“这都是明玥和林策的功劳。林策守边,明玥行医,一文一武,一守一护,才让这西北边关有了如今的太平景象。”
马车行至镇西军大营外的医馆时,苏明玥早已得到消息,带着几个女徒弟等候在门口。她身着一身素色布袍,头发用木簪挽起,脸上带着常年行医留下的温和与干练,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岁月的沉淀与坚守。见到萧玦与苏清鸢,她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快步走上前:“姐姐、姐夫,你们可算来了!一路辛苦,快进医馆歇歇!”
苏清鸢走下马车,握住妹妹的手,心中满是心疼与欣慰:“明玥,你瘦了,也黑了,在边关受苦了。”
“不苦,一点都不苦。”苏明玥笑着摇头,拉着她往医馆里走,“能为士兵和百姓做点事,我心里踏实。你们快看看,我这医馆最近又收了几个女徒弟,都是附近村庄的姑娘,聪明又肯学,学得可认真了!”
医馆里果然挤满了看病的人,有身着铠甲的士兵,有穿着布衣的百姓,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几张诊床上都躺着病患,有的在接受针灸,有的在等待换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却并不沉闷,反而透着一股生机与希望。几个年轻的女徒弟穿着统一的布裙,正忙着为病患递水、换药、研磨草药,动作娴熟而认真。
“姐姐你看,那个扎着双丫髻的,是隔壁村王大叔的女儿,她娘当年是我救的,如今特意让她来学医,想将来也能帮着乡亲们看病;那个高个子的,是边关驿卒的女儿,从小就跟着她爹跑遍了周边州县,见识广,学起医理来特别快……”苏明玥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自己的徒弟,眼中满是骄傲。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内堂走了出来,正是萧承月。她如今已是十五岁的少女,身形亭亭玉立,穿着一身淡绿色的布袍,脸上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医者的沉稳。见到萧玦与苏清鸢,她眼中立刻亮起光芒,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礼:“父皇,母后!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和你姑姑。”苏清鸢笑着拉起她的手,上下打量着,“月丫头,越来越亭亭玉立了,也越来越有你姑姑的风范了。”
萧承月脸颊微红,带着几分自豪说道:“父皇,母后,我和姑姑一起改良了防疫香囊的配方,加了专门针对边关蚊虫和干燥气候的草药,今年边关的瘟疫发生率又下降了三成!现在不仅军营里的士兵都佩戴,周边的百姓也纷纷来医馆求取,都说比去年的更好用呢!”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苏清鸢眼中满是欣慰,“月丫头,你越来越能干了,没辜负你这些年学的医术。”
萧承月笑着说道:“都是姑姑教得好。我还跟着姑姑学了治疗外伤的新方法,现在士兵们训练受伤了,我都能独立处理,姑姑说我的包扎技术比医官还细致呢!”
苏明玥在一旁补充道:“姐姐你是不知道,月丫头现在可是我这医馆的‘主力’了!白天跟着我坐诊,晚上还会去军营给士兵们普及急救知识,士兵们都亲切地叫她‘小神医公主’,比叫我这个姑姑还亲呢!”
萧玦看着女儿眼中的光彩,心中满是骄傲。他知道,这个从小便立志学医的女儿,如今已真正长成了能为百姓、为士兵遮风挡雨的医者,这份坚守与担当,正是他与苏清鸢一直以来所期盼的。
与此同时,林策也骑着马来到了医馆。他身着一身银色铠甲,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刚毅,多年的守边生涯,让他更添了几分沉稳与威严。见到萧玦,他翻身下马,躬身行礼:“陛下,臣参见陛下!”
“林策,免礼。”萧玦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多年不见,你还是这般英气勃发。辛苦你了,守着这西北边关,让朕与百姓都能安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