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镇魔阵"的光芒在凤凰山巅静静流转,如同一个倒扣的琉璃碗,将整个遗址笼罩在内。阵法边缘的淡蓝色光幕上,星辉与地脉之力交织成繁复的符文,以某种玄妙的韵律明灭闪烁。阵内空气清新,带着草木的天然芬芳,与阵外那个被"伪念"阴影逐渐笼罩的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这份由古老阵法强行撑起的宁静,却掩盖不住临时研究站内几乎要凝结出水来的凝重气氛。
研究站是利用空运来的模块化组件,在遗址边缘紧急搭建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数个区域,最中央的全息投影平台上,正实时显示着远在千里之外研究中心隔离病房内的景象。韩博士疲惫的面容在投影中显得格外清晰,他身后的强化玻璃幕墙内,郑先生正躺在生命维持系统的环绕中。
令人不安的是,郑先生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稀薄却异常活跃的黑色雾气。这雾气不再像之前那样狂暴地冲击着金针构筑的"生机阵法",反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它如同有生命的黑色藤蔓,轻柔却执着地缠绕、渗透进郑先生的四肢百骸,丝丝缕缕的黑气甚至试图与维持他生命的维生管线接触,似乎在探索、在学习。一种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交换正在黑雾与郑先生近乎枯竭的生命本源之间进行着。
"我们称之为'伪念'的二次变异体,'寄生型伪念'。"韩博士的声音通过高保真音频系统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虑和连续奋战后的沙哑,"它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以摧毁或控制宿主意识为首要目标,转而寻求一种...共生。"
他切换了投影画面,一组复杂的数据曲线呈现在众人面前。代表郑先生生命体征的几条曲线——心率、脑波活动、基础代谢率——都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线上微弱地波动着,呈现出一种近乎植物人的状态。然而,另一组代表"伪念"活性能量的曲线,却呈现出稳定且缓慢的上升趋势。最令人心惊的是,这两组原本应该此消彼长的曲线,此刻竟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动态的平衡。
"它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汲取郑先生的生命能量,但同时,它似乎也在释放某种...维持性的反馈。"韩博士指着一条相对平稳的生命体征曲线解释道,"这种反馈极其微弱,不足以让郑先生苏醒,但确实延缓了他生命力的彻底枯竭。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净化方案,包括之前林教授提供的几个基于《灵枢》理论的能量疏导模型,效果都微乎其微,甚至...有几次尝试似乎刺激了它,加速了这种共生过程的适应性进化。"
投影再次切换,显示出一段高速摄像机捕捉到的微观能量流动影像。可以看到一缕被标记为金色的净化能量靠近黑雾时,黑雾并非硬抗,而是如同拥有智慧般迅速分化、包裹,一部分黑气主动"牺牲"被净化,而更多的黑气则趁机改变自身结构,渗透进更深层的组织,规避了后续的净化冲击。
"更麻烦的是,"韩博士的声音愈发沉重,"这种变异体表现出令人震惊的环境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我们高度怀疑,昆仑墟正在通过郑先生这个位于现实世界的'样本'和'桥梁',实时地学习和优化它对现实规则的理解及侵蚀策略。每一次我们的干预,都可能成为它进化的养料。"
研究站内一片死寂,只能听到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沈雨霏站在林澈身侧,看着全息投影中那如同活物般蠕动、学习的黑色能量,脸色苍白,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几位从全国各地紧急抽调来的顶尖专家——包括国内首屈一指的生物能量学家孙教授、神经意识研究领域的权威李院士,以及擅长异常心理干预的刘主任——此刻也都是眉头紧锁,面前的电子笔记板上写满了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推论,却又被一道道横线划去,显然都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困境。
窗外的"七星镇魔阵"光芒稳定,但这份稳定反而更像是一种讽刺,仿佛他们只是在一个即将沉没的船舱里,暂时找到了一个没有进水的角落。
"阿弥陀佛。"
一声低沉平和的佛号,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坐在角落蒲团上的慧明大师缓缓睁开双眼。这位年过古稀的禅宗高僧,是杨女士动用了极高层面的人情才秘密请来的顾问。他精研佛法唯识之学,对心性、业力、精神层面的异变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见解。他身形干瘦,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袈裟,面容清癯,但一双眼睛却澄澈如秋日潭水,此刻正平静地注视着全息投影中那不断变化形态的黑色能量,仿佛在观察一朵花的开合,一片云的聚散。
"韩博士所言,切中肯綮。"慧明大师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抚平了空气中些许焦躁的涟漪,"此物初时如外邪入侵,凶猛暴戾;而今观之,其性已转,与郑施主之神识、乃至肉身精气,纠缠缔结,宛如一体,形成了极深的'业缘'纠缠。强行驱除,非是斩邪,实为断臂,甚至可说是...剜心。非但不能竟全功,反而可能引动其殊死反扑,加速其对宿主残存本源的吞噬与同化,届时,郑施主最后一线生机,恐将彻底断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魄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