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识病龙,龙开井报德
晋朝时,魏郡遭遇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农夫们跑到龙洞去祈祷求雨,没过多久还真下了雨,大家高兴坏了,准备杀猪宰羊去祭祀龙洞的龙。
正好孙登路过,看到这一幕,连忙拦住众人说:“你们别祭了!这是条生病的龙,它下的雨带着邪气,根本救不了庄稼,反而会害了庄稼。你们要是不信,凑近闻闻雨水的味道就知道了。”
有人半信半疑地去闻,果然闻到雨水里带着一股腥臭味,跟普通的雨水完全不一样。原来那条龙背上长了个大毒疮,下的雨也沾了毒气。龙在洞里听到孙登的话,知道遇到了懂行的人,就变成一个老头走出来,向孙登恳求治病,还说:“只要我的病能好,肯定会报答您的恩情。”
孙登帮龙治好了毒疮,没过几天,魏郡就下了一场真正的好雨,把干旱彻底缓解了。更神奇的是,龙洞附近的一块大石头突然裂开,里面出现了一口井,井水清澈见底,常年不涸——这是龙特意为孙登和百姓们开凿的井,用来报答治疮之恩。
苏易救虎产,虎送野肉谢
庐陵有个叫苏易的妇人,特别擅长接生,附近人家生孩子遇到难题,都会请她去帮忙。有一天晚上,苏易正在家里休息,突然被一只老虎叼走了。老虎跑得飞快,带着她走了六七里路,到了一个大土坑边才停下来,把她轻轻放在地上,然后蹲在旁边守着,看起来没有要伤害她的意思。
苏易吓得浑身发抖,却看到土坑里还有一只母虎,正痛苦地趴在地上,肚子鼓鼓的,显然是生孩子遇到了难产,疼得快要活不下去了,还时不时抬头看向苏易,眼神里满是哀求。苏易这才明白,老虎叼她来,是想让她帮忙接生。
她定了定神,走到母虎身边,小心翼翼地帮母虎接生,最后母虎顺利生下了三只小虎崽。生完孩子后,母虎对苏易特别温顺,还用背驮着她送回了家。从那以后,母虎经常会把捕到的野鹿、野兔之类的猎物放在苏易家门口,以此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哙参救玄雀,雀衔明珠报
哙参是个有名的孝子,对母亲特别孝顺,不管什么好东西,都先想着母亲。有一天,一只玄雀被猎人的箭射中,翅膀流着血,挣扎着飞到哙参家门口,看起来又害怕又无助。哙参看到后,赶紧把玄雀抱进屋里,小心翼翼地拔出箭,又找来草药敷在伤口上,细心照顾它。
玄雀在哙参家养了一段时间,伤口慢慢愈合了。哙参见它恢复得差不多,就把它放飞了。没想到从那以后,这只玄雀每天晚上都会飞到哙参家的门外。有一天晚上,哙参拿着蜡烛出门查看,发现那只玄雀竟然带着另一只玄雀一起来了,两只玄雀的嘴里各衔着一颗亮晶晶的明珠,轻轻放在哙参的门口,然后才飞走——这是玄雀在用珍贵的明珠,报答哙参的救命之恩。
杨宝救黄雀,童子赠白环
汉朝时,弘农郡有个叫杨宝的人,九岁那年,他到华阴山北边玩耍,看到一只黄雀被鸱枭(一种凶猛的鸟)抓伤,从树上掉了下来,还被一群蝼蚁围着,眼看就要被吃掉了。杨宝心生怜悯,赶紧把黄雀捡起来,放进自己的头巾盒子里,每天用黄花喂它。
过了一百多天,黄雀的羽毛终于长齐了,能飞了。从那以后,黄雀每天早上飞走,晚上又飞回杨宝家,像是在陪伴他。有一天晚上,已经三更天了,杨宝还在读书没睡觉,突然有个穿着黄衣服的童子走到他面前,对着他拜了两拜,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本来要去蓬莱仙岛办事,不小心被鸱枭抓伤,多亏您心地善良救了我,这份大恩我一直记着。”
说完,童子拿出四枚洁白的玉环送给杨宝,说:“这四枚玉环送给您,能保您的子孙后代品行高洁,还能当上三公那样的大官,就像这玉环一样洁白尊贵。”后来杨宝的子孙果然都很有出息,还真有人做到了三公的职位。
隋侯救断蛇,蛇献明月珠
隋县溠水河边,有个地方叫断蛇丘。传说从前隋侯出门巡查的时候,看到一条大蛇被人砍成了两段,躺在地上奄奄一息。隋侯觉得这条蛇看起来很有灵性,不忍心它就这么死掉,就叫手下人拿来草药,敷在蛇的伤口上,还帮它把身体接好。过了一会儿,大蛇竟然慢慢能动了,最后钻进了草丛里。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隋侯救蛇的地方叫做断蛇丘。
过了一年多,有一天,那条大蛇突然衔着一颗明珠来到隋侯面前,把明珠放在他面前就离开了。这颗明珠足足有一寸那么大,颜色纯白,晚上还会发出明亮的光,像月亮一样能照亮整个屋子。人们都把这颗珠子叫做“隋侯珠”,也叫“灵蛇珠”或者“明月珠”。后来在断蛇丘的南边,还专门建了一座隋季良大夫池,用来纪念隋侯和灵蛇的故事。
孔愉放笼龟,龟助封亭侯
孔愉,字敬康,是会稽山阴人。晋元帝的时候,他因为讨伐华轶立了功,被封为侯爵。孔愉年轻时,有一次路过余不亭,看到有人在路上卖一只装在笼子里的乌龟,乌龟缩在笼子里,看起来很可怜。孔愉不忍心,就把乌龟买了下来,带到余不溪边放生了。乌龟跳进水里后,还在水中游了几圈,几次转过头来看着孔愉,像是在道谢,然后才慢慢游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儒林外史大白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