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妖怪”,其实是天地间精气依附在事物上形成的。人体内气息紊乱,外界事物就会出现异常变化,形体、精神、气质这些,是内在与外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根源在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君主处理政务的五种方式相关,就算变化万千,从这些怪异现象里,也能看出吉凶祸福的征兆。
夏朝桀在位时,厉山消失了;秦始皇时期,三座名山不见了;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国的大邱社(祭祀土地神的场所)消失;汉昭帝末年,陈留郡昌邑县的社坛也没了。京房在《易传》里说:“山悄无声息自己移动,天下会发生战乱,国家会灭亡。”会稽郡山阴县和琅邪郡境内有座“怪山”,传说原本是琅邪郡东武县海边的山。某天夜里狂风暴雨、天昏地暗,天亮后人们发现东武县的山出现在了这里,百姓觉得奇怪,就叫它“怪山”。当时东武县的那座山,也在一夜之间消失了,认识那山形状的人,才知道是它移了过来。现在怪山下有个“东武里”,就是记录这座山的来历,用来命名的。另外,交州脆州的山也曾移到青州。但凡山体迁移,都是极其反常的怪异现象,不过这两件事具体发生在哪个年代,已经说不清了。《尚书·金縢》里说:“山迁移,是因为君主不施行仁政,贤能的人得不到重用,或者朝廷失去权力,赏罚大权不在君主手里,权贵私党成群却没人制止,这种情况下,就会改朝换代、更换国号。”有说法是:“擅长谈论天道的人,一定会结合人间事;擅长谈论人间事的人,一定会以天道为根本。”所以天有四季,日月交替运行,寒暑循环变化,这是天的常规运转规律。天的气息和谐就形成雨,发怒就形成风,散开就形成露,混乱就形成雾,凝结就形成霜雪,扩散就形成虹霓,这些都是天的固定现象。人有四肢五脏,一会儿醒一会儿睡,呼吸吐纳气息,精气在体内循环,扩散开来成为滋养身体的荣气和卫气,显现出来就是面色,抒发出来就是声音,这些也是人的常规状态。要是四季运转失常,寒暑违背常理,就会出现五星运行忽快忽慢、星辰偏离轨道、日月被遮蔽出现日食月食、彗星流星划过天空等情况,这些都是天地出现危机的征兆。寒暑不合时节,是天地间阴阳失调的表现;石头凭空立起、泥土向上凸起,是天地像长了肿瘤赘肉;山崩塌、地陷落,是天地像生了毒疮;狂风暴雨,是天地间奔涌的邪气;雨水不降、河流干涸,是天地变得干枯焦渴。
商纣王时期,大乌龟身上长了毛,兔子头上长了角,这些都是战争将要爆发的征兆。
周宣王三十三年,周幽王出生,这一年,有马变成了狐狸。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住在郑国,郑国人进入周王室的府库,里面很多东西变成了“蜮”(一种传说中能含沙射人致病的虫子),去射人。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国的土地突然暴涨,长一丈多,高一尺五寸。京房在《易妖》里说:“土地四季突然暴涨的征兆:春夏出现大多是吉兆,秋冬出现大多是凶兆。”历阳郡,一天夜里突然陷进地下变成了水泽,就是现在的麻湖,没人知道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运斗枢》里说:“城邑陷进阴湿之地,阴气吞噬阳气,下面的人会互相残杀。”
周哀王八年,郑国有个妇女,一次生了四十个孩子,其中二十个活了下来,二十个死了。周哀王九年,晋国有猪生下人;三国时期吴国赤乌七年,有个妇女一次生了三个孩子。
周烈王六年,林碧阳君的姬妾生下两条龙。
鲁庄公八年(“严公”是避汉明帝刘庄讳的叫法),齐襄公在贝邱打猎,看见一头猪,随从说:“这是公子彭生(齐襄公曾杀了他,后传说彭生变成猪复仇)。”齐襄公生气地用箭射它,那头猪像人一样站起来吼叫,齐襄公吓得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脚,丢了鞋子。刘向认为这是和猪相关的灾祸征兆。
鲁庄公时期,有两条蛇,一条在都城内,一条在都城外,在郑国都城的南门外争斗,结果城内的蛇死了。刘向认为这是和蛇相关的灾异征兆。京房在《易传》里说:“君主在确立继承人时犹豫不决,就会出现蛇在国都城门争斗的怪异现象。”
鲁昭公十九年,很多龙聚集在郑国时门外面的洧水深渊里。刘向认为这是和龙相关的灾异征兆。京房在《易传》里说:“百姓人心不安,就会出现龙在城邑里聚集的怪异现象。”
鲁定公元年,有九条蛇缠绕在柱子上,占卜的人认为这是鲁国九代祖先的宗庙没有得到祭祀的征兆,于是修建了炀宫(祭祀鲁炀公的宫殿)。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下人;秦昭王二十年,公马生下小马后小马就死了。刘向认为这些都是和马相关的灾祸征兆。京房在《易传》里说:“地方诸侯擅自专权,就会出现公马生小马的怪异现象;天子权势旁落,诸侯互相攻伐,就会出现马生人的怪异现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