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一听,就惊讶地问:“成都二十里外东山,有位萧昊轩先生,那是你家?”萧云仙也惊了:“那是我父亲,老先生怎么知道?”这人说:“原来是令尊!”接着就报上了自己的姓名,还说了为啥来四川:“我在同官县见了县令尤公,他托我带封信给令尊。我急着找亲人,就没绕路去府上。老弟,你刚救的老和尚我也认识,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看你这么英雄,果然是昊轩先生的公子,佩服佩服!”
萧云仙好奇问:“老先生既然找到令尊了,怎么没在一起?现在一个人要去哪儿?”这话一问,郭孝子就忍不住哭了,说道:“我父亲不幸去世了,这盒子里装的就是他的骸骨。我本是湖广人,现在要把父亲骸骨背回故乡安葬。”萧云仙听了也跟着难过,说:“这真是太可怜了!今天既然有幸遇见老先生,能不能请您跟我回趟家,见见我父亲?”郭孝子婉拒道:“按说该去府上拜访,但我背着父亲骸骨实在不方便,而且我归心似箭。你替我向令尊问好,以后有机会,我再来拜访。”
说完,郭孝子就从行李里拿出尤公的信交给萧云仙,又掏出百十个钱,让店家买了些酒肉蔬菜,两人边吃边聊。郭孝子对萧云仙说:“咱俩一见如故,这是人生难得的缘分。况且我从陕西来,本来就带着给令尊的信,这交情就更不一般了。老弟,像你救老和尚这种事,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做,真的很难得。但我有句话想劝你,不知当讲不当讲?”萧云仙赶紧说:“我年纪轻,正想请老先生指教呢,您有话直说!”
郭孝子语重心长地说:“冒险救人,这是侠客干的事。可现在和春秋战国不一样了,做这种事很难成名。如今天下统一,就算你有荆轲、聂政那样的本事,也会被当成乱民。以老弟你的本事、义气,应该出来为朝廷效力。以后上战场杀敌立功,封官荫子,青史留名,这才不辜负一身的好本领。不瞒你说,我年轻时学了一身武艺,本想投军报国,却遭遇了家庭变故,辛苦奔波了几十年,现在老了,也没啥用了。你现在正年轻,千万别虚度光阴,一定要记住我今天说的话。”萧云仙感激地说:“多亏老先生指点,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实在太感谢您了!”两人又聊了会儿家常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付完店钱,萧云仙一直把郭孝子送到二十里外的岔路口,两人才依依不舍的洒泪分别。
萧云仙回到家后,先向父亲萧昊轩问了安,接着就把尤公的信拿出来给父亲看。萧昊轩看完感慨道:“我和这位老朋友已经二十年没联系了,没想到他现在当官当得这么得意,真是太好了!”随后又提起郭孝子,说:“郭孝子武艺高强,年轻时和我名气差不多,可惜咱们都老了。他如今能把父亲的骸骨带回去安葬,也算是了却了一生的心愿。”
从这以后,萧云仙就待在家里好好照顾父亲。半年后,松藩卫边境外面的番邦人和内地百姓做买卖,因为交易不公平起了争执,双方大吵一架。那些番邦人性格火爆,不懂王法,抄起刀枪棍棒就打了起来。当地负责治安的弓兵赶来保护百姓,结果反被他们打伤,就连青枫城都被番邦人强行占领了。
这事很快就被巡抚写成奏章加急送到京城,皇帝看了那是龙颜大怒,立刻下旨:派少保平治去前线统帅军队,必须彻底消灭番邦,以彰显朝廷的威严。平少保接到圣旨后,就马不停蹄地出了京城,赶到松藩驻扎下来。
萧昊轩听说了这件事,就把萧云仙叫到跟前,嘱咐道:“我听说平少保带兵出征,现在驻扎在松藩,要去剿灭番邦。平少保和我以前就认识。你现在去参军,报上我的名字,要是少保愿意把你留在军营里效力,你也能借着这个机会为朝廷出力。这正是你作为男子汉,应该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时候!”
萧云仙担心地说:“父亲年纪大了,儿子舍不得离开您身边。”萧昊轩一听就板起脸来:“你这话说得不对!我虽然上了年纪,但现在身体没病没痛的,吃得香、睡得好,哪里用得着你天天守在旁边?你要是拿这个当借口不肯去,那就是贪图家里的安逸日子,舍不得老婆孩子,那就是个不孝子!从今天起,你也别来见我了!”
萧昊轩这番话说得很严厉,萧云仙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好无奈地告别父亲,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参军的路。
萧云仙前往松藩卫参军的路上,一路奔波。当他走到离松藩卫还差一站多地的时候,这天早早就出了店,一口气就走了十多里路,这时天还没亮。他背着行李正走着,突然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他反应极快,一下就跳到了旁边,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人拿着短棍,正要朝他动手。萧云仙飞起一脚,就把这人踢翻在地,还夺过短棍,举起来就要打。
这人躺在地上连忙喊道:“看在我师父的份上,饶了我吧!”萧云仙停了手,就问:“你师父是谁?”这时天渐渐亮了,他看清这人三十多岁,身上穿着短袄,脚上是八搭麻鞋,脸上还有少许胡须。这人说:“我叫木耐,是郭孝子的徒弟。”萧云仙赶紧把他拉起来,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木耐之前干过拦路抢劫的勾当,后来遇到郭孝子,还被收为徒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