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尤公办完事就回来了,又摆了一桌酒席请郭孝子吃饭。吃完饭后,尤公就拿出了五十两银子和一封信,对郭孝子说:“先生,我本来想留您多住些日子,可您这是去办寻找父亲的大事,我也不好强留。这五十两银子您拿着当路费。您到了成都后,就拿我这封信去找萧昊轩先生,他可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他家住在离成都二十里的东山。您找到他,有什么事儿都能和他商量。”郭孝子看尤公说得特别诚恳,实在不好再拒绝,就谢过尤公,收下了银子和信后,就告辞离开了。他回到海月禅林,向老和尚辞行。老和尚双手合十说:“居士要是在成都找到了您父亲,一定要给我寄封信,免得我一直惦记着。”郭孝子答应下来。老和尚就把他送出了禅林,这才转身回去。
郭孝子一直自己背着行李赶路,走了好几天,这一路上大多是又险又窄的山路,每走一步都让人提心吊胆。有一天,眼看天快黑了,却连个村庄的影子都看不见。走了一阵,郭孝子碰见一个人,就赶忙上前作揖问道:“大爷,请问这儿离能住店的地方还有多远啊?”那人说:“还有十几里呢。你可得快点走,晚上这路上有老虎,要千万小心啊。”郭孝子一听,撒腿就往前跑。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好在山坳里升起了一轮月亮。那会儿正是农历十四五日,月亮升到天上,把四周照得亮堂堂的。借着月光,郭孝子就继续赶路,结果走进了一片树林。突然,迎面刮来一阵狂风,吹得树上的落叶“哗哗”直响。风刚吹过,就有一只老虎猛地窜了出来!郭孝子大喊一声:“糟了!”一下子就吓得摔倒在地。老虎把他抓起来,一屁股坐在他身上。过了一会儿,老虎见郭孝子闭着眼,还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扔在地上,还刨了个坑,把郭孝子扔进去后,又用爪子扒了好多树叶盖在他身上,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人。
郭孝子在坑里偷偷张望,看着老虎跑出去好几里地,等到了山顶上,还转过那双通红的眼睛往这边瞧,见这边没动静,才彻底走了。郭孝子赶忙从坑里爬出来,心里直犯嘀咕:“这害人的老虎虽然走了,但肯定还会回来吃我,这可怎么办呢?”正没辙的时候,就发现眼前有棵大树,他赶紧爬了上去。又担心老虎再来时,自己被吓得从树上掉下来,于是灵机一动,就把裹脚布解下来,把自己牢牢绑在树上。
等到三更过后,月光照的格外明亮。只见先前那只老虎在前面走,后面还跟着个奇怪的东西。那东西浑身雪白,头上长着一只角,两只眼睛亮得像两盏大红灯笼,直着身子走过来。郭孝子压根儿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就见那东西走到跟前,一屁股坐下了。老虎赶忙跑到坑里找人,结果发现人没了,就急得团团转。那东西顿时火冒三丈,伸出爪子,“啪”的一下,一巴掌就把老虎头给拍掉了,老虎当场就咽了气。
接着,那东西抖了抖身上的毛,威风凛凛地发了阵威,一回头,就瞧见月光下的树枝上有人,于是就恶狠狠地朝着树枝扑了过去。可惜没扑准,一下子跌落在地,但它不死心,又拼尽全力往上一扑,这下离郭孝子只剩一尺远了!郭孝子心说:“完了,这回我小命不保了!”没想到的是,树上一根干枯的树枝,正好对着那东西的肚皮。它这最后一扑用力过猛,枯树枝“噗”地一下就戳进了它的肚皮里,足有一尺多深。那东西疼得直挣扎,可是它越挣扎,枯树枝就戳得越深。它拼命折腾了大半夜,最后挂在树上,活活把自己疼死了。
天亮以后,树林里就来了几个猎户,他们手里拿着猎枪和棍棒。当他们看到死老虎和那个奇怪的白色动物时,直接被吓了一大跳。此时的郭孝子还在树上,看到有人来了,就赶忙大声呼救。猎户们看到树上有人后,就赶忙把他从树上接了下来,又问他是谁。郭孝子说:“我就是个过路的,多亏老天爷保佑,这才保住了小命。我还得接着赶路呢。这两个东西,你们就拿去领赏吧。”接着,猎户们就拿出干粮,还有獐子肉、鹿肉,让郭孝子饱餐了一顿。之后,猎户们又帮他拿行李,把他送出了五六里路才告别回去。
郭孝子又独自背着行李走了几天,最后在山坳里找了个小庵借住。庵里的和尚问清楚他的来历后,就端出素菜,和郭孝子坐在窗边一起吃。他们正吃着,突然眼前一片红光,就像着火了似的。郭孝子慌忙扔下饭碗说:“不好,失火了!”老和尚却笑着说:“您别慌,这是我的‘雪道兄’来了。”等吃完饭收拾好碗筷后,老和尚就推开窗户,指着外面让郭孝子看:“您瞧瞧!”郭孝子一看,只见前面山上蹲着一只奇怪的野兽,头上长着一只角,它只有一只眼睛,还长在耳朵后面。这野兽叫“罴丸”,不管多厚的坚冰,只要它一叫就能瞬间震碎。和尚说:“这就是‘雪道兄’。”当天夜里,就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这雪一直下了一天一夜,积雪足有三尺多厚。郭孝子走不了路,只好又多住了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