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冷哼一声:“广州都督手下两万兵马难道是摆设?各处衙门的巡丁缉捕都在睡大觉吗?”
“狄老爷有所不知,我不是说胡人会公开武力抢掠,他们只需顺风放一把火,就会引发一片火海。广州多是木楼,鳞次栉比,他们乘火打劫,等官府军马灭了火,番船早已装满金银财宝扬帆起航了。”
“天哪!梁先生言之有理,这个‘火’字不可不防!”狄公猛然醒悟。
“还有呢,只要城中起火,各路痞子、乞丐、无赖恶少都会趁机混水摸鱼。更可怕的是水上人,他们对岸上人怀有深仇大恨,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狄公听了心惊不已,如坐针毡。
“水上人虽是乌合之众,但心狠手辣、不畏王法,他们擅长使飞刀和飞索套人,一条丝巾抛来,躲闪不及就会被勒死。况且,他们的女子大多与香客往来,若两边勾结,更是难以想象。”
狄公频频点头:“此事必须防范,我回府就与温都督商定万全之策,梁先生的忠贞之心令人敬佩。还想问一句,曼瑟可是胡人的头目?”
梁溥叹了口气:“我这番话只是提醒官府小心胡人作乱,曼瑟究竟如何只是猜测,还望狄老爷明察。不过,曼瑟与官府衙门交往甚密,听说还有行贿的迹象。”
狄公听得十分认真,心中感慨,起身拱手告辞。梁溥和鲍宽一直将狄公、陶甘送到大门口。
第八部 广州案 第十三章
狄公和陶甘离开都督府后不久,乔泰来到西厅书房,没见到他们,便趴在书案上打了个盹。
正朦胧间,忽听到“啾啾”的声响,惊醒后四下查看,没发现什么虫豸。他又弯腰在桌椅底下仔细检查,忽然有个信封从衣襟里掉了出来,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是什么。
乔泰觉得奇怪,拾起正想拆开,见封皮上写着“陶甘先生赐启”,便把信封放在书案上。他心里暗暗佩服那女子的手脚,这封信定是之前与他相撞的女子塞进他衣襟的,原来她认识陶甘。但他疑惑的是,她怎么知道自己刚从倪天济府宅出来?
正思忖时,中军陪同狄公、陶甘走进书房。狄公见乔泰已回,便简略讲述了在梁府的会见经过,接着摊开地方志书指划了半天,说道:“梁溥的话至关重要,柳大人或许正是察觉到番人可能作乱的迹象,才第二次潜回广州。梁溥的话证实番客与水上人有勾结,毒死柳大人的药是水上人配制的,而杀害苏主事的又是番人的手段。”
乔泰问:“但杀害苏主事的凶手是被水上人的丝巾勒死的,这怎么解释?”狄公一时语塞,半晌才说:“莫非番人暗中有对手,对手也在拉拢水上人,与番人作对。”
乔泰便将在倪天济家做客的事讲了一遍。狄公说:“曼瑟这人很蹊跷,要格外提防。听倪天济的语气,他与曼瑟不和,互相都有不满。我甚至怀疑曼瑟的情人原本是倪天济的相好,一度被曼瑟诱骗,如今又回到倪天济身边,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怨恨。”
陶甘也说:“倪府上还养着两个女子,难怪鲍宽说他生活放纵。”乔泰却道:“不,倪先生为人诚恳忠厚,不像贪色享乐的人。他跟我谈论的都是刀兵武术,还让我参观他的刀剑库,里面琳琅满目。有志于此的人,不会过度沉溺于享乐。再说那两个小丫头天真烂漫,丝毫没有被欺凌的样子。她们的母亲本就是倪先生的远房姑表,他对待她们就像父亲一样,只是教她们读书识字、研究文章,再就是修剪花木、培养兴趣。可恨的是那个隐匿姓名的无耻官员。”
狄公挥手道:“这事你们先放下,别争论了。过会儿就传广州都督府的文武官员来,布置紧急防火御暴的事宜,这事不能再耽误了。”
陶甘、乔泰正要告辞退下,乔泰忽然想起那信封,便从桌上拿起交给陶甘:“这是一个奇怪的女子给你的,她在倪天济家门口等着我,故意撞了我一下,趁我不注意把这东西塞进我衣襟,手脚很麻利。我事后才发现是给你的,没敢拆开。”
陶甘也觉得诧异,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是一个扁平的丝笼,象牙框架、金丝网络,十分精巧。“乔泰,你看里面还养着一只小蟋蟀,不知这女子送我蟋蟀是什么意思?”突然,他发现封皮一角盖着一个阴文红印,念道:“柳道远物外闲章。”
“乔泰,这信封是柳大人用过的,我们快交给老爷。”狄公看着带红印的信封和蟋蟀丝笼,半晌没说话。忽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伸手在信封里摸索,果然摸出一片小纸条。
小纸条是一张账单,记着三名番商收到货物后付讫的银额,签押的三个姓名中,只有曼瑟用的是中国文字。陶甘说:“莫非柳大人与番商有贿赂往来?要不这印玺是假的?”
狄公摇头道:“这印玺虽是柳大人的书画闲章,但很多公私事务他都常用,我在京师见过多次,应该不是伪造的。这账单却很可疑,定是有人存心陷害,把曼瑟等人和柳大人联系起来,以证明他们有反迹。也可能是柳大人故意与他们周旋,以探查内情,他最终遇害也说明歹人原本就想置他于死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典白话合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