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恭恭敬敬地把王琼扶到椅子上,给王琼磕了三个头。
王琼当年举荐王阳明、乔宇,顺带救了杨植,没想到杨植居然考中榜眼,立下军功。
他扶起杨植道:“往事不堪回首,但失败了就要认。老夫虽然被追夺出身以来文字削去官身,好歹算留了一条命。大行武宗皇帝的手下,哪个不是身死名陨,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杨植给王琼倒了一杯茶,安慰道:“晋溪公在绥德卫留着有为之身,必有东山再起之日!”
王琼叹口气道:“老夫已经六十五岁,还能有什么想头?老死陕北也好,尸骨一过黄河就到了太原,省得家人麻烦!”
杨植连忙岔开话题道:“前辈可以讲一下当年怎么回事么?你怎么会被被朝臣痛恨到廷议处死?”
王琼沉默半晌,道:“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老夫在陕北想了三年多才想明白。其实根子自黄巢变乱就埋下来的,大明自于少保执政后,天下权势已经转移,谁挡谁死!”
杨植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深远的事,闻言精神一振,道:“晋溪公!晚辈甫入仕途,可否指点晚辈一二?”
“黄巢之前,是皇帝与士族共天下,官员皆从士族选拔。那唐朝每每五、六名士族同朝为相,文武皆有,互相制约!像我山西裴家,每代都出几个公卿!
那黄巢尽杀士族后,至五代十国,已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武夫当国战乱不休,他们又杀了一轮士族,至宋时已无士族平民之分,于是宋朝只能以科举选拔官员,所谓的宰相必用读书人,不再有武人为相。
华夏至宋朝,权力格局完全一变!之前的朝廷犹如合伙商社,皇家为天下之大股东,士族为中小股东入朝当官,与皇家共治天下。自宋朝始,皇家为天下唯一股东,官员皆是商社的管家与领班!
我皇明太祖分封子孙于边荒之地拱卫中原,又许以武勋与国同庥,不过是想恢复汉唐权力格局,以武勋为小股东,以文官为管家领班!
不料建文在文官唆使下削藩,逼反太宗。太宗在武勋、太监的帮助下靖难登极,为防有藩王再行反叛,太宗尽削藩王兵权、政权,使天家之股份完全归于嫡系。
土木堡之变后,天家与武勋的军权尽失,天家更是丧失人事权、政权,这些权力尽归文官所有。
那乔白岩对两朝天子忠心耿耿,但是只要今圣想要人事权,连乔白岩都忍不了,何况其他人!
老夫帮武宗掌握军权,怎么能不被朝臣处死,以儆效尤?即使乔白岩在廷议现场,也会同意处死老夫的!”
杨植低头想了很久,问道:“晋溪公,自太宗之后的皇权日渐失落,只有武宗不能忍,那为什么其他的天子能忍?”
王琼喝口茶,笑着说:“自古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大明天子从来不防着朝臣!
何况朝臣都要靠科举选拔,以功劳升级,靠多数以上的二、三品文官及科道廷推才能升到四品以上,大政也要靠朝臣廷议才能通过,没有造反的可能性。所以天子即使没有权势,也乐得这样。”
杨植想到前世争议不休的一些热点,低声问道:“前辈,大行武宗皇帝,会不会是被暗害的?”
王琼呆了一呆,突然哭起来了,老泪纵横:“老夫不知道武宗皇帝怎么突然宾天的,但肯定与杨廷和与张永太监脱不了干系,朝臣亦是默许的!
大行皇帝宾天那日下午,杨廷和在左顺门前宣读遗诏,公然说武宗驾崩之时身边只有两名太监,群臣无一感到意外,默然接受!
武宗驾崩疑点重重,想令其速死的人非常多!最后走得如此冷清凄凉,连乡下农夫都不如!”
说到此处,王琼双眼通红,咬牙切齿,一字一顿说道:“武宗如果一直在陕北或大同,也许现在还活着!
他们都该死!他们都是弑君同谋!”
杨植见王琼情绪激动,连忙轻轻抚摸王琼背部替王琼顺气,口中劝道:“都过去了,不要再想了,晋溪公!向前看,好好活着!”
王琼待气息平复,换个话题又道:“老夫这次被充军打回底层,这才知道底层军民是如何生活的!
依老夫之见,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朝臣、武勋、藩王都没有造反的可能性,大明未来指不定……”
“哦?王老前辈,小子愿闻其详!”
王琼叹口气道:“武宗皇帝在位时,大明处处点火,村村冒烟,各省都有穿州过府攻城夺邑的贼寇。武宗好不容易文武并举,又减税又用兵又赈灾,这才压了下去。
西北犹为艰苦,简直就是干柴只待烈火!前两个月,有一白莲教教首公然聚众,自称弥勒转世,得到天启杀尽世上不平,将在人间建立太平天国,他带着一干教众穿过黄河去鞑子那里了!”
“啊?”杨植没想到李福达有如此大能,不由得问道:“他们怎么穿过黄河的?”
王琼脸上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虽说我们孔门子弟不语怪力乱神,但是老夫亲眼所见,那白莲教教首有莫大法力,竟然一夜之间让黄河上冻,他带着教众走过去,在场军官根本不敢阻拦!”
杨植吃惊不小。果然能成事的人,运气与能力缺一不可!
两人正说着,有人给王琼送腊鸡腊肉和酒来了。原来是东南盐商会长的亲戚,每个月会给王琼送些酒肉及银钱。
王琼干脆留下杨植吃饭,王琼看着杨植大口大口吃着杂粮饼喝着小米粥,也是非常惊讶,不由得说道:“你有点像那个白莲教首!”
杨植吃了一惊,想了一下回道:“其实大部分人,自生下来到长大后,就接受了自小到大的规则,在别人画定的框架内思考问题,顺着别人给定的路线解决问题,认为理所当然,过去、现在、直到未来永远是这样的框架。但是总有人会不接受的,会问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
两人吃过后,又说了很久,直至深夜才抵足而眠。
次日黎明,杨植留下见面礼辞别王琼,回到榆林。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