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傍晚五点,暮色提前笼罩了城市。九月站在宿舍窗前,看着路灯依次亮起,在初雪的绒毯上晕开温柔的光晕。手机屏幕不断亮起新消息,培训群里的对话框早已被各种倒计时表情包填满,有人发了张教室外积雪的照片,雪花落在前往多媒体教室的阶梯上,像是撒了一层细碎的糖霜。
九月轻轻呵出白雾,在玻璃上画出小小的音标/θ/,呵气凝结的水珠顺着笔画蜿蜒而下,如同她此刻微酸的眼眶。窗外的雪粒子敲打着玻璃,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时光流逝的私语。
九月裹紧驼色羊绒围巾出门时,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却不及内心翻涌的情绪凛冽。这条通往培训教室的路,七天来见证过她匆忙赶路的脚步、深夜练习时呵出的白气,此刻却显得格外漫长。
推开教室门的瞬间,暖橘色的灯光裹挟着熟悉的咖啡香扑面而来。不同于往日整齐的排座,桌椅虽然固定,但桌面上铺满了彩纸折成的音标形状,连成蜿蜒的星河。
黑板被装饰成巨型心愿墙,"THANKS"的字母周围环绕着彩纸剪成的音标符号:/a?/是镶着亮片的爱心,/u?/化作振翅的雪雁,最特别的是/?/音被做成戴着圣诞帽的雪人,胡萝卜鼻子上还架着迷你眼镜。
教室前方的投影仪幕布上,循环播放着同学们这几天练习时的抓拍照片,每张都带着温暖的柔光滤镜。窗台边,几盆水仙在暖气的滋养下悄然绽放,洁白的花瓣与窗外的雪花相映成趣。
同学们陆陆续续到来,羽绒服上沾着新鲜的雪渍,眼神却比往日更加明亮。晓雯穿着定制的黑色卫衣,胸前/??/音组成的荧光绿银河在灯光下闪烁,袖口的反光音标贴片随着动作明灭。她抱着丝绒礼盒扑过来,发间的音标造型发卡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快摸!这个/?/的小雪花还会转!"角落里,小陈跪坐在地上,将最后一张照片贴进相册,每张照片旁都用金粉笔写着攻克难点时的心情批注。
教室的桌子里面都摆放着同学们自己提前准备的礼物。九月的手工音标纪念册压在最下面,封面上贴着用金箔勾勒的/θ/,那是她熬夜三天剪贴而成的。旁边是晓雯准备的音标主题围巾,每一针都绣着不同的音标符号;小张把自己编写的音标学习程序刻成了U盘,外壳上用烙铁烫出"赠张老师"的字样;还有小陈画的音标漫画册,把枯燥的发音规则变成了有趣的故事。除此之外,小李偷偷准备了一本英语原声电影台词本,每一页都标注着精准的音标;小周则亲手制作了音标书签,每一枚都刻着不同的励志短句。
七点整,老师抱着牛皮纸箱走进教室。他换下了往日的西装,套着藏青色绞花毛衣,领口别着同学们昨天偷偷放在讲台的音标徽章。掌声响起时,九月发现他睫毛上凝着细小的冰晶,不知是风雪的馈赠,还是情绪的结晶。"天气预报说初雪会在十点停,"老师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沙哑,"看来连时间都特意为我们留出了告别的仪式感。"他放下纸箱,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怀表看了看时间,表盖上刻着的英文格言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复习环节以"时光盲盒"游戏拉开帷幕。纸箱里的小球裹着不同颜色的毛线,红色代表元音,蓝色代表辅音,金色则藏着最难的音标组合。当标有/θ/的蓝色小球被抽出时,教室里先是寂静,接着爆发出带着泪光的笑声——扩音器里传来九月第一天的发音,那时的她总把咬舌音发成尖锐的嘶鸣,像受惊的雏鸟。而现在,当她主动要求现场示范正确发音时,清晰的气流声赢得满堂喝彩。
随着小球不断抽出,每个人都见证着彼此的蜕变:晓雯从总混淆/?/和/i?/的青涩,到如今发音精准如播音腔;小张克服大舌头的历程,通过音频里逐渐清晰的/l/音串联成动人的成长轨迹。
每播放一段旧音频,老师都会详细讲解当时的教学思路,分享同学们不为人知的努力故事。他说起晓雯为了区分/?/和/i?/,每天含着筷子练习口型;提到小张每天早上在校园对着手机录音反复对比的坚持,让不少同学红了眼眶。
游戏尾声,老师拿出一台复古磁带机。"这是我二十年前的战友。"他将磁带缓缓推进机器,沙沙的电流声中,年轻而略显生涩的朗读声流淌而出。
"当年为了模仿BBC发音,我对着这盘磁带到凌晨三点。"他指着外壳上的牙印轻笑,"有次太投入,咬到舌头出血都没察觉。"
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九月望着老师手腕上褪色的疤痕,突然读懂了那些标准发音背后的执着。老师还展示了当年的学习计划本,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里,甚至精确到了每分钟的练习内容,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分享环节持续到八点半,老师不仅传授了"五感记忆法"——比如将/e/比作冬日哈出的白气,把/r/想象成旋转的圣诞彩球——还展示了珍藏的学习笔记。泛黄的纸页上,音标被画成生动的图像:/??/是童话城堡的尖顶,/?/化作跳跃的雪兔,每个符号旁都标注着不同阶段的心得。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拍打玻璃的簌簌声与笔尖在笔记本上的沙沙声,谱写出最动人的学习乐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们都是九零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们都是九零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