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之前被问到的安王卫立马挺起了胸脯骄傲的说道:“是的,我亲王卫三千人马皆是如此。”
李肃赶紧开口解释道:“养这三千人就已经穷整个岭南之力了,岭南穷啊,大家都知道的,希望以后朝廷能多多扶持一下我们这穷乡僻壤。”
李肃心道:千万不能显摆过头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穷绝对不吃亏的。
按照朝中这帮人的尿性指不定以为自己有多少钱呢,非要把自己敲骨吸髓榨出二两油水。
可是看朝中众人和乾帝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压根不信李肃的鬼话。
只不过大家都是体面人,乾帝和朝中大佬不打算拆穿李肃罢了。
一时之间,朝中众人无不在猜想千里之外的岭南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这么富有。
这时一个传信兵跑了进来,跪拜大声道:“启禀陛下,鞑靼人撤军了!”
哗~
乾帝和群臣大喜,京师的危机彻底没了。
众人都知道这多亏了李肃和他的安王卫。
乾帝大手一挥霸气道:“安王击败鞑靼,挽救京师有大功,赏银三千两,安王卫每人赏银十两!”
李肃白眼一翻,心里吐槽了一句小气,还是带领安王卫跪拜谢恩。
至于安王卫众人也觉得自家王爷这位爹有点小气,咱安王卫每月的禄银都是二十两,每次战后都能分到百两的战利品,安王殿下的老爹有点抠门呀。
要是让乾帝知道李肃和安王卫众人的想法,估计得气的吐血。
其实也不怪乾帝小气,毕竟在他的认知里天子禁卫的俸禄也不过每月三两白银,普通京营士兵每月才一两银子,给他们赏赐十两已经很多了。
主要是国库和内库也没钱呀,皇帝是真穷。
……
鞑靼撤兵后,京师周边又恢复了正常景象。
至于善后之事,以及对鞑靼人的报复自然是乾帝和那帮朝堂大佬去考虑的问题了。
与此同时,也有十几支静悄悄的队伍快马向着岭南方向奔去。
……
安王卫和其他各路藩王的亲卫被集中安排在了城郊的京营附近驻扎。
像赵王、李肃他们这些离京师远的地方藩王一般都会允许带人数较多的亲卫进京,以此保证一路上的安全。
但是离京师路程较近的几路藩王就一般要求轻车简从进京了,不然你想干什么?带兵打京城吗?
所以这也就导致,各路提前一步进京的藩王身边不过就几百护卫。
不然如果每人都带齐三千亲卫进京,那鞑靼人未必能占到便宜。
大乾并不是积弱的前朝,虽然单挑不一定打赢鞑靼人,但大规模军团作战,也可以和鞑靼人打的互有胜负。
此时的京营附近是人声鼎沸,各路藩王的亲卫纷纷在自己划分的位置安营扎寨。
接下来一个月里,还要有几路还未到的藩王亲卫驻扎在这里。
于是,京营的官兵还有各路藩王的亲卫兵就看到了接下来的一幕。
每天都有十几辆大车从京师里拉着满满当当的货物驶向安王卫的军营。
整头的猪、羊,成群的鸡鸭,还有一车车的鸡蛋被送到了安王卫的地盘。
一到饭点,就能闻到从安王卫的军营里飘出的各种肉香。
最令人眼红的就是他们安王卫竟然每日吃三餐!
要知道对于京营的普通士兵而言,每日只进食两餐,只有官兵才有资格进三餐。
而安王卫竟然全员都是每日三餐!这未免太壕横了吧?难不成安王会点石成金?
凡事就怕对比,之前大家都是待遇差不多,此时京营和各路藩王的亲卫军闻着隔壁大营里飘出来的肉香,再看看自己碗里的菜叶子和零星的油花,突然就感觉手里的饭不香了。
这种抱怨的情绪自然被各队的军官感受到了,直接反馈给了京营的主官还有自家的王爷。
于是这就苦了京营的主官和藩王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你说你安王给士兵吃肉就偷偷摸摸吃就好了,干嘛这么大张旗鼓闹的人尽皆知?
现在搞得我们里外不是人!李肃,非人哉!
乾帝为了嘉奖安王卫守卫京师、击败鞑靼人的大功,特下旨允许安王卫的将士每日可分批轮流入城游玩。
所以,这几日京师的百姓就能看到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穿着黑色大袄的岭南士兵在城里闲逛。
京师的商贩对其是非常热情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解救了京师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安王卫是真特么有钱呀。
出手那叫一个阔绰,买东西都是一堆堆的,掏银子时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京师的老百姓非常好奇,岭南不是穷苦之地吗,为何这些安王卫如此有钱?
安王在岭南挖到金山了?
王二海是安王卫的一名士兵,此时他正和两名卫里的兄弟在京师最繁华的西市采买东西。
三人的手里已经大包小包提了满满当当一堆货物。
这些东西都是要带回岭南送给家人还有留守的弟兄们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