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鸢闻言,心中暖意融融。她原本以为沈辞办女学,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竟考虑得如此周全,连课程设置都兼顾了传统与实用。她起身拱手道:“沈大人为女学之事费心,清鸢代青溪县的女童谢过大人。明日我定会说服柳先生和林婉表姐,也会让绣娘们赶制好绣品。”
送走苏清鸢后,沈辞重新坐回案前,将《靖安州学堂发展策》里关于女学的部分又修改了一遍,补充了教室建设的细节和课程设置的方案。他刚改完,就听见门外传来赵武的声音,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大人,周先生来了,说有急事要见您。”
沈辞开门,见周先生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脸色有些发白:“大人,不好了!方才有人送了张纸条到学堂,说若是敢办女学,就烧了启蒙堂的分院!”
沈辞接过纸条,只见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字迹潦草,透着几分凶戾。他看了一眼,就将纸条揉成一团,扔进了炭盆里,火焰瞬间将纸条吞噬,只留下一点灰烬。“周先生莫慌,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周先生还是有些担心:“可万一他们真的烧了学堂,那些孩童怎么办?而且明日就要开议事会,出了这种事,百姓们怕是更不敢让女童上学了。”
“他们越是恐吓,咱们越要把女学办起来。”沈辞语气平静,眼底却闪过一丝冷光,“你现在去告诉赵武,让他今晚带十个捕快,悄悄守在启蒙堂和李茂的菜园附近,若是有人敢来捣乱,直接拿下。另外,你再去集市上找几个可靠的小贩,让他们明日在议事会开始前,故意谈论‘有人因反对女学,想烧学堂’的事,把动静闹大些。”
周先生愣了愣:“大人,把动静闹大,不是更糟吗?”
“糟不了。”沈辞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日议事会,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反对女学的人,不仅迂腐,还心术不正。到时候,那些原本中立的百姓,只会站在咱们这边。至于那些想烧学堂的人,只要被赵武抓住,正好可以杀鸡儆猴,让其他人不敢再闹事。”
周先生恍然大悟,连忙点头:“还是大人想得周全!我这就去办!”看着周先生匆匆离去的背影,沈辞重新坐回案前,拿起笔,在《靖安州学堂发展策》的末尾,又添了一行字:“女学之事,当以‘名’为盾,以‘实’为矛,破迂腐之论,立新风之气。”
次日清晨,青溪县学堂门口格外热闹。周先生按照沈辞的吩咐,在学堂院子里摆了几张长桌,还特意将谢道韫批注的《女诫》抄本和苏清鸢绣坊赶制的绣品摆了出来。不少百姓围过来看热闹,指着绣品上的图案议论纷纷,还有人拿起抄本翻看,看到谢道韫的批注时,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这谢道韫可是前朝的大才女,连她都觉得女子该读书,那些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怕是说错了吧?”
“你看这绣品,绣的是班昭着《汉书》,听说班昭也是个才女,帮哥哥续写了《汉书》,真是厉害!”
“我听说昨晚有人想烧学堂,就是因为反对女学,这也太过分了!孩子们好好上学,碍着他们什么事了?”
议论声中,乡绅们陆续到来。为首的是青溪县最大的乡绅张老爷,他穿着一身藏青锦袍,拄着拐杖,脸色沉沉的,显然是为女学之事而来。他刚走到院子里,就听见百姓们的议论,尤其是听到“有人想烧学堂”时,脸色更难看了——他虽反对女学,但也知道烧学堂是大罪,若是被官府查到,青溪县的乡绅们都要受牵连。
沈辞适时走上前,拱手道:“张老爷,各位乡绅,今日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商议女学之事。想必大家也看到了,青溪县有八十多个女童想上学,咱们总不能让她们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吧?”
张老爷重重地哼了一声,目光落在抄本上:“沈大人,不是我们反对女童读书,只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咱们不能坏了规矩。而且女童上学,要花银子盖教室、请先生,这些银子从哪里来?还不是从百姓身上刮来的?”
“张老爷这话就错了。”沈辞还没开口,苏清鸢就推着轮椅走了过来,身后晚晴捧着绣品,“盖教室的银子,是从李茂的赃银里划拨的,没有用百姓一分钱。至于请先生,我已经举荐了两位学识渊博的女先生,她们愿意来任教,俸禄也由我绣坊补贴一部分,不会给官府和百姓增加负担。”
她顿了顿,拿起一件绣着“蔡文姬辨琴”的绣品,声音清亮:“各位乡绅,各位乡亲,大家觉得女子读书无用,无非是觉得女子读书不能科举、不能做官。可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科举,还能识文断字、明辨是非。就像我绣坊里的绣娘,以前不认字,账本都看不懂,很容易被人骗。后来我教她们识了些字,她们不仅能看懂账本,还能根据书本上的图案,绣出更精美的绣品,赚的银子也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赘婿掌心娇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赘婿掌心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