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的篝火余温还没散尽,期末复习的紧张氛围就席卷了整个校园。图书馆三楼的自习区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每天清晨刚开馆,就有人抱着厚厚的课本冲进去抢占靠窗的位置——那里光线好,还能透过梧桐枝桠看到远处的操场,是复习间隙放松的最佳视角。
苏晚和陆屿却总能“垄断”最里侧的那张双人桌。不是他们起得格外早,而是陆屿每天会提前二十分钟到图书馆,把两人的水杯、坐垫摆好,再占好位置——左边放着苏晚的绘画笔记本和高数教材,右边摆着他的编程手册和笔记本电脑,中间留着放零食和热饮的空隙,像个专属的“复习小天地”。
“这个三重积分的换元法我还是不懂,”周二下午,苏晚对着习题册皱起眉头,笔尖在草稿纸上画了无数个圈,“为什么变量替换后,积分限也要跟着变啊?”
陆屿放下手里的编程书,凑过来看她的草稿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发梢,映得他眼里的笑意格外清晰:“你看,这就像你画素描时调整视角,从正面画和从侧面画,勾勒的轮廓肯定不一样,积分限就是‘轮廓’,视角变了,它自然也要跟着调整。”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立体图形:“你先确定原积分区域的形状,再对应找到新变量下的边界,就像给你的画打草稿,先定框架再填细节。”
苏晚盯着图形看了两分钟,突然恍然大悟:“我懂了!就像我画星空时,要先确定银河的走向,再画星星的位置!”
“聪明。”陆屿揉了揉她的头发,把自己的草稿本推过去,“这是我整理的典型例题,你先照着做两道,不懂再问我。”
苏晚接过草稿本,看着上面工整的步骤和清晰的标注,心里暖暖的。她低下头认真做题,陆屿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看编程手册,偶尔抬头看她一眼,看到她咬着笔杆思考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样的场景,成了期末复习周的常态。陆屿帮苏晚梳理高数重点,把复杂的公式编成她能记住的“绘画口诀”;苏晚则在他对着代码皱眉时,悄悄递上一颗草莓味糖果,或者帮他按摩酸胀的肩膀。他们很少说话,却有着无需言说的默契——苏晚翻书的动作轻了,怕打扰陆屿看代码;陆屿敲击键盘的声音小了,怕打断苏晚的思路。
周三晚上,苏晚要整理绘画社的期末素材归档,几百张手绘稿需要按主题分类,还要标注创作时间和灵感来源,繁琐又耗时。她对着电脑屏幕叹了口气,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慢吞吞的——光是“风景类”“人物类”的划分,就让她晕头转向。
陆屿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凑过来扫了眼屏幕,突然笑了:“这有什么难的,我帮你写个小代码,自动按关键词分类,还能生成索引表格。”
“真的吗?”苏晚眼睛一亮,“可是会不会太麻烦你了?你还要复习编程考试呢。”
“不麻烦,十几分钟就能搞定。”陆屿打开自己的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代码一行行跳出,苏晚看不懂代码的逻辑,却能看到他专注的侧脸,心里满是依赖——好像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有陆屿在,都能迎刃而解。
没过多久,陆屿把电脑转向她:“好了,你把素材名称输进去试试。”苏晚半信半疑地输入“梧桐林写生”,电脑立刻弹出“风景类-校园场景”的分类结果,还自动生成了带格式的表格,连打印预览都设置好了。
“太厉害了!”苏晚忍不住抱住他的胳膊,“陆屿,你简直是我的救星!”
陆屿的耳朵瞬间红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别闹,还有很多素材没弄完,我帮你一起输。”
两人并肩坐在电脑前,苏晚念素材名称,陆屿负责输入和核对,偶尔碰到指尖,都会默契地红着脸移开。等所有素材都整理完时,图书馆里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窗外的梧桐林在夜色里只剩模糊的轮廓,只有自习区的灯还亮着暖黄色的光。
“终于弄完了!”苏晚伸了个懒腰,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颊发烫。
陆屿笑着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早知道你会饿,给你带了南瓜粥,还是热的。”他拧开盖子,浓郁的南瓜香味立刻散开,温暖了整个角落。
苏晚接过保温杯,小口喝着粥,甜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陆屿坐在对面看着她,手里拿着她刚整理好的素材表,突然说:“这些素材里,你的星空系列进步最明显,尤其是联动展那幅,比之前的作品更有故事感了。”
“那还不是因为有你帮我找灵感。”苏晚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下次我想画一组‘冬日星空’,把上次堆的雪人也画进去,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陆屿点头,“我可以帮你拍雪景照片当参考,还能帮你调整光影角度。”
粥喝完了,苏晚靠在椅背上,看着陆屿收拾东西,突然发现他的编程笔记上贴满了黄色便利贴,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她拿起笔记翻了翻,发现有几页空白处,还画着小小的星星和梧桐叶,显然是她之前偷偷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芒撞进夏日晚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芒撞进夏日晚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