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龙体初衰隐风暴,潜龙蛰伏待风起
广顺三年暮春,汴梁城的牡丹开得正盛,宫墙内外的朱红廊柱被映衬得愈发厚重,可养心殿内的气氛,却透着一股与这明媚春光格格不入的沉郁。
郭威近来总觉得精神不济,起初只当是处理朝政劳累,想着歇几日便能好转,可这几日晨起时,竟频繁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连握着朱笔批阅奏章的手,都偶尔会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太医院的院判每日诊脉,只说是“龙体劳损,需静养调摄”,开的方子都是些温和的滋补药材,却始终不见起色。
这日巳时,郭威在御书房处理政务,不过半个时辰,便觉眼前发黑,胸口发闷,他强撑着摆了摆手,让太监扶自己到内室歇息。躺在软榻上,郭威望着头顶的明黄色帐幔,心中第一次生出了无力感。他戎马半生,从行伍小卒一路拼到帝王之位,刀光剑影里从未怕过,可如今这悄无声息袭来的病痛,却让他莫名心慌——他太清楚五代乱世的规矩,帝王龙体欠安,往往就是朝堂动荡的开端。
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悄无声息地在朝野间扩散开来。起初只是太医院的人多了些进出宫门的频次,可没过两日,“陛下龙体违和”的流言便在官员间私下流传,原本平静的朝堂,渐渐泛起了暗流。
柴荣是第一个察觉到不对劲的人。
他这几日每日都会来养心殿问安,起初见郭威只是面色稍显憔悴,还以为只是寻常劳累,可今日进殿时,却见郭威半靠在榻上,往日里炯炯有神的双眼此刻透着疲惫,连说话的声音都弱了几分。
“父皇,今日感觉如何?”柴荣快步上前,目光落在郭威苍白的脸上,心中一沉。
郭威勉强笑了笑,摆了摆手:“无妨,些许头晕罢了,歇几日便好。”话虽如此,他却下意识地攥紧了身前的锦被,那细微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不适。
柴荣没有点破,只是顺势说道:“父皇操劳国事,万金之躯当以静养为重,朝中琐事,可暂交大臣们商议,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你说得是。”郭威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可这江山刚定,人心未稳,朕怎能安心静养?”
柴荣心中了然,郭威的担忧并非多余。后周根基未固,朝堂上既有跟随郭威开国的老臣,也有前朝遗留的官员,更有蠢蠢欲动的藩镇势力,如今帝王病重,这些人难免会心思活络起来。
离开养心殿时,柴荣特意留意了一下殿外的动静,只见几个大臣正围在廊下低声交谈,见他出来,立刻散开,神色间带着几分不自然。柴荣心中冷笑,看来这储位之争,已经有人按捺不住要提前布局了。
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虽是郭威养子,却并非亲生,在注重血脉传承的封建王朝,这始终是他的短板。如今郭威病重,那些早就对他心存不满的老臣,定会借机发难,推举郭威的侄子或是其他皇室宗亲为储,而他这个“外来者”,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公子,去哪儿?”贴身侍从见他站在殿外沉吟,轻声问道。
“去禁军大营。”柴荣沉声道。他知道,此刻口舌之争毫无意义,唯有牢牢掌握兵权,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站稳脚跟。
禁军大营内,士兵们正在操练,呐喊声震天动地。柴荣径直走向中军帐,赵匡胤早已等候在那里。自从上次酒肆密会被柴荣收服后,赵匡胤便对他忠心耿耿,如今已是禁军中层将领,手握部分兵权。
“主公。”赵匡胤见柴荣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柴荣点了点头,开门见山:“陛下龙体欠安,朝堂恐生变故,你需尽快整合手中兵力,严密监视大营内的动向,若有异常,立刻回报。”
赵匡胤神色一凛,立刻应道:“属下明白!定不辜负主公所托。”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郭威病重,正是权力交替的敏感时期,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
“还有,”柴荣补充道,“你暗中联络军中可靠的将领,告知他们,若日后局势有变,我必会保他们荣华富贵。”他清楚,乱世之中,利益永远是最好的纽带。
赵匡胤拱手:“属下这就去办。”
离开禁军大营,柴荣又去了郭荣的府邸。郭荣是郭威的长子,性格温和,无政治野心,上次“邺都之变”中被柴荣所救,一直对他心怀感激。如今郭威病重,郭荣的态度至关重要,若能得到他的支持,便能大大增加自己继位的筹码。
“兄长。”柴荣走进书房,见郭荣正在练字,开门见山,“陛下病重,朝中人心浮动,想必兄长也有所察觉。”
郭荣放下毛笔,叹了口气:“我怎能不知?只是父亲病重,我实在无心顾及其他。”
“兄长糊涂!”柴荣沉声道,“正是因为陛下病重,我们才更要稳住局势!如今已有大臣暗中联络,欲推举陛下的侄子为储,兄长身为陛下长子,难道就甘心看着祖宗基业落入他人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