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楚峰独自站在县政府大楼前的梧桐树下,望着三楼那扇熟悉的窗户——县长李建新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知道,此刻的李县长一定还在为县里的各项事务忙碌着。
下午接到李县长秘书小刘的电话时,楚峰正在清水村查看花谷项目的进度。电话里小刘的语气很谨慎,只说李县长想晚上见他一面,地点不在办公室,而是在李县长的家里。
这个安排本身就透着不寻常。
楚峰看了看表,晚上七点半。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有些褶皱的衬衫领子,朝着城东那个相对僻静的小区走去。
初秋的晚风已经带着些许凉意,路边的桂花树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楚峰走得很慢,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刘明山上任副县长后的步步紧逼、检查组在河阳镇没完没了的查账、清水村项目资金的突然断供...
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慢慢收紧。
李县长家住的小区叫静安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老干部小区。这里没有新建小区的气派,但环境清幽,绿树成荫,住的大多是县里退休的老干部。
楚峰走到三号楼二单元门口,正准备按门铃,单元门却一声从里面打开了。
楚镇长,您来了。开门的是李县长的司机小刘,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李县长在等您,快请进。
小刘没有多说什么,把楚峰带到201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就转身离开了。
门开了,李建新县长亲自站在门口。他今天穿着一件灰色的羊毛开衫,下身是深色的休闲裤,脚上踩着一双布鞋,完全没有了平日里在办公室的官威,倒像是个温和的邻家长辈。
楚峰来了,进来坐。李县长的声音有些沙哑,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
楚峰走进客厅,首先闻到的是淡淡的书墨香。客厅不大,布置得简洁而雅致。靠墙是一排书柜,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墙上挂着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写的是民为邦本四个大字。
坐吧。李县长指了指沙发,喝茶还是白开水?
都可以,县长。楚峰在沙发上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李县长还是给他泡了一杯茶。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这是朋友送的龙井,尝尝看。李县长在楚峰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给楚峰。
谢谢县长。楚峰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轻轻转动着。
李县长自己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透过缭绕的烟雾,他的目光显得格外深邃。
检查组那边,怎么样?李县长终于开口,直奔主题。
楚峰如实汇报:还在查,主要盯在清水村的扶贫资金上。账目和程序都没问题,他们查不出什么。就是...动静有点大,对镇上工作有些影响。干部们人心惶惶,很多正常工作都不敢推进了。
李县长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刘明山刚上来,想立威,可以理解。你沉住气,只要自身硬,就不怕影子斜。
这话听着是安慰,但楚峰却从中听出了别的味道。他知道李建新和刘明山向来不太对付。这次副县长之争,李建新虽然是县长,但似乎也没能完全左右局面,让刘明山上位,他心里恐怕也憋着口气。
我明白,县长。楚峰说,工作我会照常干,清水村的项目不会停。只是...
只是什么?李县长抬眼看他。
只是项目资金被卡住了,施工队已经催了好几次工资,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停工了。楚峰如实相告。
李县长沉默了片刻,又吸了一口烟:项目资金的事,我听说了。县里财政确实有困难,刘明山有他的考虑。
楚峰的心沉了一下。如果连李县长都这么说,那清水村的项目恐怕真的危险了。
然而李县长话锋一转:不过,乡村振兴是大事,清水村又是亮点,该支持还是要支持。这样吧,我从县长的机动经费里,先给你拨二百万,应应急,把工程稳住。其他的,你再想想办法。
楚峰一愣,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二百万虽然不多,但关键是这个态度。李县长这是在明确表态,暗中支持他。
谢谢县长!这可真是雪中送炭了!楚峰由衷地说。
别谢我,李县长摆摆手,掐灭了手中的烟蒂,压低了声音,楚峰啊,这次你受委屈了。你的能力和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但官场上的事,有时候不完全是能力和成绩说了算。
他站起身,走到书柜前,取下一本书翻看着,背对着楚峰说:刘明山在财政系统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上面有人替他说话,我也很为难。
楚峰默默听着,知道这是交心的话了。他注意到李县长书桌上放着一本《资治通鉴》,书页已经泛黄,显然经常翻阅。
你还年轻,路还长。李县长转过身,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这次挫折,未必是坏事。正好可以让你冷静一下,看清楚一些人,一些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道正义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道正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