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直升机的旋翼噪声在预定的渗透点外数公里便已降至最低,最终化为山林间夜风的一部分。舱门滑开,浓墨般的夜色与山林特有的潮湿气息涌入机舱。
“检查装备,最后三十秒。”林朔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入每一名队员耳中,清晰、冷静,不带丝毫冗余情绪。她的目光如同夜航的舵手,在昏暗的红色舱灯下扫过队员们的身影。
机舱内响起最后一阵轻微而利索的金属与织物摩擦声。
“铁盾”王浩最后一遍确认了他的突击步枪——一支加装了消音器、全息瞄具与战术灯的QBZ-191的供弹状况与保险,顺手紧了紧胸前弹匣包的搭扣。他庞大的身躯在规整的装备包裹下,像一座沉静的铁塔。
“幽魂”张健,小队狙击手,怀抱着一支CS/LR4高精狙,如同抚慰情人般最后一次检查镜筒的清晰度与枪身各处螺丝的紧固情况,他的呼吸悠长而轻微,整个人仿佛与怀中的武器一同融入了阴影。
“乌鸦”赵峰,作为观察手兼技术侦察核心,他的装备更为繁复。除了作为副武器的短突击步枪,他背后的负重主要来自那台整合了无人机控制、信号侦测与数据处理模块的战术终端,以及多个不同型号的备用电池。他的手指正在终端折叠屏上快速滑动,进行渗透前的最后自检。
“雷公”李振,通讯与爆破专家,沉默地掂量了一下背包的重量,里面装着确保小队通讯畅通的备用中继设备、各类炸药以及必要的破障工具。他朝着林朔的方向微微颔首,示意准备就绪。
“医生”陈斌则最后一次清点他的医疗包,确保每一个止血带、每一管凝血剂都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他的眼神平静,如同磐石,是整个小队在险境中最重要的心理依托。
“滴。”一声轻微的提示音在耳机中响起,预设的渗透时间点到。
“出发!”林朔下令。
没有多余的话语,五道身影依次滑出机舱,悄无声息地降落在松软的林间空地上。直升机在他们落地的瞬间便提升高度,引擎声浪迅速远去,彻底消失在群山的背景噪音之中。
小队瞬间呈环形防御队形散开,枪口分别指向外围不同方向,无声地构筑起一个临时的安全区。夜视仪开启,世界在他们眼中呈现出单调而清晰的幽绿色。
“通讯检查。”林朔低语。
“铁盾,清晰。”
“幽魂,清晰。”
“乌鸦,清晰。环境背景噪音稳定,未发现异常电磁信号。”
“雷公,清晰。中继设备待命。”
“医生,清晰。”
“按预定计划,向A-1侦察点机动。乌鸦,放出‘小眼睛’。”林朔下达指令。她的声音如同她的代号“鹰眼”,在黑暗中指引着方向。
“明白。”
赵峰从背包侧袋取出一个仅有手掌大小、六旋翼结构的微型无人机。它通体哑光黑色,旋翼经过特殊设计,转动时几乎只有风声。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空,迅速爬升至树冠层高度,其搭载的红外与微光传感器,将前方数百米内的地形与热源信号实时传输回赵峰的战术终端。
小队开始移动。他们的行动模式是标准的“交替掩护跃进”。王浩作为尖兵,在赵峰提供的实时信息指引下,率先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占据下一个有利的掩护位置,枪口警戒前方。随后,林朔与陈斌快速通过他的位置,继续向前跃进,再次停下警戒。最后是张健与赵峰,以及负责殿后的李振。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如同一个精密的多足机械在黑暗中潜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整体暴露的时间,并始终保持着对各个方向的警戒。
他们的脚步落在覆盖着腐殖层的林地上,近乎无声。每一次停顿,队员们都利用树木、岩石或地形起伏完美地隐藏身形。手语和极其简练的低语是唯一的交流方式,骨传导耳机确保了信息传递的私密与清晰。
“左侧十一点方向,树冠层,热源信号,判定为小型猫科动物,无威胁。”赵峰的声音细微传来。
“收到。”林朔的目光扫过那个方向,在夜视仪中,只能看到一团模糊的热影迅速远去。
“前方五十米,地形开阔度增加,疑似溪流。”王浩在前方回报。
“幽魂,雷公,建立侧翼警戒。铁盾,医生,随我侦察溪流区域。”林朔迅速调整队形。
张健与李振立刻悄无声息地滑向侧翼的阴影中,枪口指向可能威胁主力小组的方向。林朔则带着王浩和陈斌,以更低的姿态,借助岸边植被的掩护,接近溪流。
溪水潺潺,在寂静的夜里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林朔仔细观察着对岸和上下游,确认没有埋伏或近期人类活动的明显痕迹。
“安全。交替通过。”
小队再次以标准的战术队形快速涉过及膝的溪流,冰冷的水流未能让他们的动作产生丝毫迟滞。
一小时后,小队抵达了预定的A-1侦察点——一处位于目标区域侧翼高地的、植被茂密的岩壁下方。这里视野良好,且背靠坚实岩体,易于防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狙击之王:山村少年的成神之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狙击之王:山村少年的成神之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