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的午后,阳光透过薄云,在积雪上洒下淡淡金光。林晚的小院里静悄悄的,唯有缝纫机规律的声,如同春日溪流般清脆悦耳。
缝纫机上,一件大红色的呢子外套已初见雏形。林晚微微俯身,专注地踩着踏板,手指轻轻扶着布料,引导着它在针下平稳前行。这是她为自己准备的嫁衣,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她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
布料是韩峥年前陪她去镇上时买的。当时她一眼就看中了这块颜色正红的呢子料,手感厚实柔软,在冬日里穿着既暖和又挺括。韩峥见她喜欢,二话不说就掏钱扯了六尺,又配了柔软的兔毛镶边。
要做就做件好的,他当时这样说,你穿着肯定好看。
如今,这块布料正在她手中渐渐变成嫁衣。林晚仔细地缝着每一道线,不时停下来比划尺寸。她想要一件既大方得体,又不失秀气的嫁衣,领口不能太高,要露出那对珍珠耳环;腰身要收得恰到好处,既显身段又不失庄重。
窗外传来几声麻雀的啾鸣,她抬起头,望着院子里那棵挂满霜花的枣树,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不过短短数月前,她还是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知青,如今却要嫁做人妇,开启全新的人生。
她想起第一次见到韩峥的场景。那时她刚搬到这个小院,正费力地劈柴,是他二话不说接过斧头,三下五除二就帮她劈好了整个冬天的柴火。他的动作利落干脆,劈完柴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只留下一句有事就吱声。
后来,他送她手表,说是翻译工作需要掌握时间;送她玉簪,说是结发同心;如今,又用最隆重的聘礼,许她一个安稳的未来。
针尖不小心刺到了手指,她轻轻了一声,赶紧把手指含在嘴里。看着那件即将完成的嫁衣,她的心既甜蜜又有些慌乱。
林姐姐,你在吗?院门外传来韩薇清脆的声音。
林晚忙起身开门。韩薇提着个小篮子蹦蹦跳跳地进来,看见缝纫机上的嫁衣,眼睛顿时亮了:真好看!这颜色衬你!
快做好了。林晚笑着拉她坐下,你来帮我看看,还有哪里要改的?
韩薇仔细端详着嫁衣,突然从篮子里取出一个红布包:娘让我给你送这个来。
林晚打开一看,是一块质地细腻的红色绸缎,摸上去滑溜溜的,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娘珍藏多年的料子,说是给你做贴身的衣裳。韩薇压低声音,脸蛋微红,娘说,新娘子总要穿一身红的从里到外,这才吉利。
林晚的脸也跟着红了。她抚摸着这块质地优良的绸缎,心里明白韩母的用心。这不仅是吉利的寓意,更是一位长辈对即将过门的媳妇最体贴的关怀。
娘还说,让你别累着,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开口。韩薇说着,又从篮子里取出几个红纸包,这是娘腌的腊肉,这是哥从县里捎回来的点心,都让你尝尝。
林晚看着这些心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自从亲事定下,韩家人待她越发亲近,这种被全家疼惜的感觉,是她离家以来从未体验过的。
送走韩薇后,林晚拿起那块红绸,在身前比了比。这料子确实好,柔软亲肤,贴着身子穿最合适不过。她思忖片刻,决定做一件贴身的肚兜,再配一条宽松的长裤。虽然现在不兴这些老样式了,但既然是韩母的心意,又是贴身穿的,还是按传统的来做更妥当。
裁剪绸料要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会抽丝。林晚净了手,在炕上铺开一块干净的布,仔细地量着尺寸。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红色的绸缎泛着莹润的光,像朝霞般明媚。
她先裁剪肚兜。按照记忆里母亲的样子,裁成菱形状,要在领口处细细地镶一道边。这活计格外考验手艺,她做得格外用心。针脚要密,要匀,不能露出一丝马虎。
做着做着,她的脸颊不禁发烫。这贴身的衣物,是要在新婚之夜穿给韩峥看的。想到这里,她的手微微发抖,针脚险些歪了。
她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曾教她做过女红。那时家境尚可,母亲总说,女儿家的针线活见人品。可惜后来家道中落,那样的好时光一去不返。
咚咚咚,敲门声再次响起。
林晚吓了一跳,慌忙把做了一半的肚兜和红绸料子塞到炕席底下,这才起身开门。
来的是大嫂,手里捧着个针线筐:娘让我来帮你缝嫁衣。这针线活一个人做太累,咱们妯娌一起,说说笑笑的就做好了。
林晚连忙请她进屋,心里暗自庆幸刚才手快。这些贴身的衣物,实在不好意思让旁人看见,即便是亲近的大嫂。
大嫂是个爽利人,一看缝纫机上的呢子外套就赞不绝口:这针脚真细,比裁缝铺做的还好呢!领口这兔毛镶得也恰到好处。
大嫂过奖了。林晚不好意思地笑笑,重新在缝纫机前坐下。
我来帮你缝里衬吧。大嫂拿起针线,这活儿细致,两个人做得快些。
两人一个踩着缝纫机,一个手工缝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绣六零:灵泉甜妻幸福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六零:灵泉甜妻幸福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