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青石镇,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林家老宅的堂屋里却暖意融融。危机化解后的第一个月,林建国组织了一场 “危机复盘反思会”,家族核心成员、企业高管以及员工代表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会议资料 —— 从灾害损失统计到市场应对报告,从资金流水明细到客户反馈记录,每一份材料都承载着这段时间的艰辛与成长。
“今天咱们开这个会,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好好反思,这次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咱们在应对过程中,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又有哪些不足?只有把这些想清楚、弄明白,才能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让家族企业走得更稳。” 林建国的开场白,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切入主题,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不用有顾虑,有什么说什么,哪怕是批评我的话,也可以大胆说。”
高祖林鹤年轻轻敲了敲拐杖,首先发言:“这次危机,给咱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课啊。我记得灾前半个月,天气预报就说今年台风可能偏多,强度偏大,可咱们谁也没当回事,种植基地的防洪设施还是几年前修的,根本抵挡不住这次的洪水。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对自然灾害的风险预判不足,总觉得‘灾害离咱们很远’,缺乏危机意识。”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林文博想起灾前的场景,当时他确实看到了天气预报,但觉得基地之前经历过几次台风,都没出大问题,就没及时组织人员加固防洪堤坝,也没提前储备应急物资。“高祖说得对,是我疏忽了。当时觉得时间紧,先忙着赶海外订单,就把防洪的事往后推了,现在想想,要是提前做好准备,损失肯定能减少一半。” 林文博的声音带着愧疚,主动承担了责任。
林守业也补充道:“不光是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预判也不到位。绿源农场之前就有低价竞争的苗头,可咱们没放在心上,觉得他们实力不如咱们,掀不起什么风浪。结果人家趁咱们受灾,一下子就发起猛攻,差点把咱们的市场抢走。这说明咱们对竞争对手的动态关注不够,抗风险能力太弱了。”
接下来的讨论中,大家逐渐梳理出此次危机的三大核心诱因:一是风险预判不足,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市场竞争,都缺乏提前预警和应对预案,导致危机爆发时手忙脚乱;二是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资金储备不足,过度依赖单一业务(如海外订单),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整个企业就陷入困境;三是内部沟通机制不健全,家族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分歧,不能及时形成合力。
“说到内部沟通,我也有责任。” 林建国主动反思,“之前很多决策都是我和文博、苏晚几个人拍板,没有充分征求其他家族成员和员工的意见,导致大家对重建计划有顾虑,产生了矛盾。比如资金分配,要是早点跟大家说清楚每笔钱的用途和预期收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分歧。”
苏晚也提到了部门沟通的问题:“旅游团队和种植基地之间,之前几乎没什么沟通。我们不知道基地的生产进度,基地也不了解旅游项目的需求,导致旅游项目需要的农产品伴手礼,好几次都因为基地缺货而断供。要是早建立一个跨部门的沟通机制,就能避免这些问题。”
在反思不足的同时,大家也没有忘记总结应对过程中的经验亮点:危机应对小组的成立,让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分工,避免了混乱;“勤、诚、善” 家训的坚守,让家族在困难中凝聚了人心,赢得了客户和邻里的支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企业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这些经验,也成为后续制定改进方案的重要依据。
经过一天的深入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从四个方面制定改进方案,为家族企业未来的发展筑牢防线。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是改进方案的首要任务。林建国牵头成立了 “风险预警小组”,由法务、财务、生产、销售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明确分工:气象信息专员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和自然灾害预警,及时向小组汇报;市场信息专员定期收集竞争对手的动态、行业政策变化、消费者需求趋势等信息,每月提交一份市场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专员则密切关注资金流动情况、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变化等,提前识别财务风险。
“我们还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自然灾害、市场竞争、资金短缺等不同类型的风险,明确应对流程、责任人和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林文博补充道,“比如针对台风,要提前制定防洪堤坝加固、设备转移、人员疏散的预案;针对市场低价竞争,要准备好差异化竞争策略和客户维护方案,确保一旦出现风险,能立刻启动应对。”
为了让风险预警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小组还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 “风险演练”,模拟不同的危机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团队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能让预警系统变成‘纸上谈兵’,要通过演练,让每个人都知道遇到危机该怎么做。” 法务专员张磊强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五世同堂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