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瓦房的院门被轻轻敲响时,张嘉豪正帮母亲择着刚从菜园割回的韭菜。春日的阳光斜斜洒在院角的晾衣绳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蓝布衣衫随风轻晃,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韭菜的清新气息 —— 这是难得的宁静时刻,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彻底打破。
“张建国同志在家吗?我们是镇纪检办的,有些情况想向你了解。” 门外传来两名中年男子的声音,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母亲的手猛地一顿,韭菜叶从指间滑落,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父亲刚从单位下班回来,还没来得及换下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闻言眉头紧锁,快步走上前拉开了院门。
两名身着中山装的男子走进院子,其中一人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折叠的信纸,递到父亲面前:“这是今天上午收到的匿名举报信,信中称你在去年十二月的镇政府办公楼维修项目中,收受了施工队送来的 5000 元贿赂。我们今天来,是想核实一下情况。”
“什么?受贿?” 母亲失声惊呼,身体微微颤抖,“不可能!老张大半辈子老实本分,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父亲接过举报信,信纸泛黄,字迹潦草,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行模糊的 “知情人举报”。他反复看着信上的内容,脸色越来越沉,嘴唇抿成一条直线:“这是诬告!去年十二月那阵子,我根本就不在镇上,怎么可能收受施工队的钱?”
“不在镇上?” 纪检办的同志挑眉,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钢笔,“请你具体说明一下,去年十二月你在哪里,有什么凭证?”
父亲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努力回忆着:“去年十二月初,县交通局组织我们去邻县学习公路养护技术,我去了整整半个月,十二月十五号才回来的。施工队那时候刚进场,我连他们负责人的面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收钱?”
“空口无凭,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当时在邻县?” 另一名纪检干部追问道,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比如出差证明、火车票、住宿凭证之类的?”
父亲的眼神黯淡下来,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当时是单位统一组织的,出差证明在单位办公室存档,火车票我随手揣在口袋里,回来后可能就丢了……”
母亲急得眼圈发红,拉着父亲的胳膊不停念叨:“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纪检同志要是不信,咱们家可就说不清了!”
张嘉豪站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话。前世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 —— 他突然想起,父亲单位当年确实有过一次匿名举报事件,举报者正是父亲的同事老周。老周一直觊觎单位的副股长职位,而父亲是当时最有力的竞争者,于是便想出了这么一招诬告的伎俩。前世的父亲因为找不到有力的证据,虽然最终没有被认定受贿,但也因此错过了晋升机会,郁郁寡欢了很久。
“妈,爸,你们别着急。” 张嘉豪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像一剂定心丸,“我相信爸是清白的,证据一定能找到。”
他转头看向纪检办的同志,脸上没有丝毫慌乱:“纪检同志,我爸说的是实话。去年十二月他确实在邻县出差,而且,他不仅没有收受施工队的钱,反而还当场拒绝过他们的送礼行为。”
“哦?” 纪检办的同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小朋友,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爸出差回来跟我们提起过。” 张嘉豪从容应对,脑海中快速梳理着关键线索,“他说施工队一开始想送点烟酒感谢他在项目上的配合,被他当场拒绝了。而且,我记得他当时还让施工队写了一份拒收证明,说是怕以后有麻烦。”
“拒收证明?” 父亲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对!我想起来了!当时施工队的负责人非要留下两条烟和一瓶酒,我坚决不要,他又怕我在工程质量上故意刁难,就主动写了一份拒收证明,还签了字按了手印!”
“那这份证明现在在哪里?” 纪检办的同志立刻追问。
“应该在我爸的办公桌抽屉里!” 张嘉豪笃定地说,“我爸有个习惯,重要的文件都会放在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里,用一个铁盒子锁着。”
父亲连连点头,转身就要往单位跑,却被张嘉豪拦住:“爸,你别急。现在去单位不一定能顺利拿到,我跟你一起去,顺便找找你当时的出差凭证。”
母亲擦干眼泪,连忙说道:“我也去!多个人多个照应!”
两名纪检干部对视一眼,决定一同前往父亲的单位。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沿着乡间的土路往镇政府方向赶。春日的风带着暖意,路边的油菜花田一片金黄,可谁也没有心情欣赏这美景。父亲的自行车蹬得飞快,车铃 “叮铃铃” 地响着,却透着几分焦灼。
镇政府的办公楼是栋老式的二层小楼,墙面有些斑驳。父亲的办公室在一楼西侧,推开门,一股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办公桌擦得干干净净,上面摆着一个搪瓷杯,杯身上印着 “劳动模范” 四个红色大字 —— 那是父亲前年获得的荣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