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风本应送来凉爽,但在1938年的中国,它带来的却是愈发浓烈、呛人鼻息的血腥味。武汉的暑气,在连绵的战火炙烤下,顽固地盘踞着,与人们心中那股焦灼的战意交织在一起,让整座战时首都,变成了一个巨大而压抑的火炉。长江两岸,炮声已经成了日夜不息的背景音,从瑞昌到富池口,从大别山到田家镇,每一寸土地都在燃烧,每一条战线都在流血。武汉会战,这场被誉为“东方马德里保卫战”的巨大战役,已经进入了最残酷、最血腥的阶段。
而在我参谋本部的作战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钉在地图上那个毫不起眼的地名上——万家岭。这里,远离长江主航道,深藏于庐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没有重要的城池,也没有显赫的名声。但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一场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甚至可能改变国运的惊天对决,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十万中国大军,已经像一张无声的巨网,将日军精锐的第101师团,牢牢地网在了这片群山之中。现在,只等我一声令下,便要开始收网了。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夜特有的、令人窒息的宁静。我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一夜未合眼,脑海中反复推演着总攻开始后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我手中的烟,一根接一根地燃着,烟雾缭绕,模糊了我的脸,却让我的眼神,愈发地清晰和坚定。我知道,这一战,我赌上的是第九战区的全部主力,赌上的是武汉南线的安危,更赌上的是这个国家在屡战屡败后,那一口仅存的、不屈的战气。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一、第一周(9月1日-9月7日):雷鸣鼓动,血战张古山
九月一日,凌晨四时。天,黑得像一盆泼翻的浓墨,没有一丝星光。赣北的山区里,弥漫着浓重的湿气和草木的腥味。万家岭地区,万籁俱寂,只有偶尔几声虫鸣,反衬得这片杀机四伏的山谷,愈发地诡异和沉寂。被围困在谷中的日军第101师团,经过数日的艰难行军,早已疲惫不堪。许多士兵,甚至连枪都未抱在怀里,便和衣躺在潮湿的草地上,沉沉睡去。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早已成了瓮中之鳖,一张死亡的大网,即将在黎明前,骤然收紧。
凌晨五时整。我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秒针,与时针、分针,重合成一条直线。
“时间到。”我用一种近乎耳语,却又清晰无比的声音说道。
几乎就在我话音落下的同一瞬间,通往前线的专线电话里,传来了第九战区总司令薛岳那压抑着极度兴奋的、如同猛虎咆哮般的声音:“开炮!”
“轰!轰!轰——!”
石破天惊!数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从隐藏在四周山峦中的炮兵阵地上,同时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无数发炮弹,拖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如同复仇的流星雨,划破了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带着中国军队积压了太久的愤怒和仇恨,精准地砸向了日军第101师团指挥部所在地——雷鸣鼓。
大地,在剧烈地颤抖。山谷,在疯狂地回响。爆炸产生的巨大火球,一团接一团地腾空而起,将整片山谷照得如同白昼。正在睡梦中的日军,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毁灭性打击给打懵了。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刚从床上惊坐起来,一颗重磅炮弹,就直接命中了他的指挥部。这位不久前还在做着“奇兵突进,直捣德安”美梦的将军,连同他的参谋班子,几乎在一瞬间,就被烈火和爆炸所吞噬。
总攻的信号,已经发出!
“杀——!”
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炮声,在长达数十公里的包围线上,埋伏已久的十万中国大军,从四面八方,如山崩海啸一般,向着山谷中的日军,发起了决死的冲锋。嘹亮的冲锋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士兵们的喊杀声,汇成一股钢铁的洪流,足以让任何敌人,肝胆俱裂。
战争,以最原始、最酷烈的方式,骤然降临。
日军的反应,不可谓不快。虽然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就被摧毁,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但是,日军士兵的战术素养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各个大队、中队,在短暂的混乱之后,迅速由各自的基层军官指挥,依托有利地形,就地组织起了顽强的抵抗。他们的机枪、掷弹筒,像毒蛇一般,疯狂地喷吐着火舌,在我们冲锋的道路上,织成了一道道密不透风的死亡火网。
冲在最前面的中国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一般,成片成片地倒下。但是,后面的人,毫不畏惧,踏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向前。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身后,就是武汉,就是他们破碎的家园。他们,已经无路可退。
战斗,从总攻开始的第一分钟,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尤其是在万家岭地区的制高点——张古山的争夺,更是达到了惨绝人寰的地ED步。
张古山,海拔不高,但位置极其关键。它就像一颗钉子,死死地钉在万家岭的咽喉之处。谁控制了张古山,谁就掌握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可以俯瞰和火力压制周围数公里的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