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开始有些波动,双拳不自觉地握紧。我想到未来,想到南京大屠杀,想到千百万同胞的苦难。我知道,我现在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我必须坚决,不能有丝毫的软弱。
陈海很少见我如此激动,他立刻立正,大声应道:“是!韩次长!属下立刻传达!”他能感受到我话语中蕴含的强烈愤慨和坚决。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冷静,冷静。现在还不是彻底撕破脸的时候,我们需要时间。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关于我们的备战情况,你再向我汇报一下。”我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尤其是津浦线和平汉线,这两条大动脉,是未来战争的关键。
“是。”陈海展开另一份文件,“根据您的指示,第一方面军(由中央军主力部队组成,其中包含胡宗南、汤恩伯等部)已开始秘密向豫北和皖北地区集结,化整为零,分批开进,目前进展顺利。第二方面军(主要是川军、桂军等地方部队)也在陆续向湘鄂边境调动,以便在战事爆发后迅速北上支援。军械部方面,各类武器弹药的生产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尤其是您提出的新型迫击炮和轻机枪,也已开始小批量生产。但受限于工业基础,产量仍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需求。另外,您命令训练的特种侦察分队,也已完成初步训练,具备了渗透侦察和破坏敌后交通线的能力。”
听到这些,我心中稍感慰藉。至少,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利用我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对未来战争模式的理解,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军队的组织、训练和装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我清楚地知道,抗战初期,我们拼的是血肉,但如果能有一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一些更灵活的战术,我们就能少流一些血,多争取一些主动。
“速度,我们需要更快的速度!”我沉声说,“告诉军械部,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量!同时,加紧从国外采购原材料和设备。钱不是问题,国家的未来才是问题!”
陈海迟疑了一下,说道:“韩次长,财政部那边……”
我一摆手,打断了他:“财政部那边,我去沟通。你只管把我的命令传达下去。”我知道,军费开支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但现在已经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了。我将利用我的影响力,确保军事开支的优先权。
“还有,关于北方防御工事的修筑情况。”我继续问道。
“报告韩次长。”陈海立刻汇报,“工兵部队正在加紧修筑平汉线沿线的永固性防御工事,同时在北平外围,也依照您的指示,秘密勘察并规划了多道野战防御阵地。但由于考虑到避免刺激日军,工程进展较为隐蔽,速度受到一定影响。”
“隐蔽是必要的,但速度同样重要。”我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一根细长的指挥棒指着北平与天津之间的区域。“这里,廊坊、通县,是日军从天津进攻北平的必经之地。我们要在这里设置多道迟滞阵地,不求歼敌,只求延缓其攻势,为我北平守军争取集结和展开的时间。”我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同时,在北平城内,要加固城防,修筑永久性防御工事,储备充足的粮草弹药。绝不能让北平像未来的南京一样,轻易被攻破!”
说到南京,我的心再次抽痛了一下。那是未来的耻辱,也是我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惨剧。我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北平的防御,我希望由熟悉当地地形的将领来负责。”我沉思片刻,脑海中浮现出几个熟悉的名字,“例如,二十九军的冯治安、张自忠、赵登禹等将领。他们都是爱国将领,有血性,有能力。要多与他们沟通,将我们的防御部署意图,详细传达给他们,并尽可能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我强调了“沟通”二字,因为我知道,地方部队与中央军之间的隔阂,在那个年代是普遍存在的。我必须尽力弥合这种裂痕。
“是,韩次长。”陈海认真地记录下我的每一句话。
“此外,我还担心华北地区一些地方势力与日寇勾结,制造事端。”我目光锐利,看向地图上的冀东地区,“对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甘当汉奸的势力,要加强情报侦察,一旦发现确凿证据,立即上报,并准备采取果断措施,绝不姑息!”
“属下明白,情报部门已加派人手,对华北地区进行全面渗透和监控。”陈海答道。
我点了点头,重新坐回椅子上。这一周,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华北局势的研判和应对措施的部署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电报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日本人的最新动向、国府内部的争论、地方军阀的态度……所有这些信息,都需要我仔细甄别、分析,然后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我常常工作到深夜,办公室的灯光是我唯一的光明。
夜深人静时,我会独自一人,站在窗边,遥望北方的夜空。我知道,那里即将燃起战火,而我,必须做好准备,去迎接那一场即将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浩劫。我的心中,充满了沉重,却也燃烧着熊熊的斗志。我,是韩夏,我不会让我的祖国,再次在黑暗中沉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