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拍了板,其他人自然不再多言。
会议纪要迅速形成,一项关乎未来的改革试点,正式拉开了帷幕。
刑侦总队三楼最东头那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会议室,深夜十一点,依然亮着炽白的灯光,像茫茫警海里一座不眠的灯塔。
白色的写字板上密密麻麻画满了关系图、地形草图和各种只有内行才看得懂的符号,林风刚刚放下粉笔。
拍了拍沾满白色粉末的手,目光扫过台下那七八张年轻、略显疲惫却异常专注、眼睛里闪烁着求知光芒的脸庞。
这些都是近一两年刚分到总队各支队的年轻骨干,是经过初步筛选,被认为有潜力的好苗子。
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林风把他们召集起来,分享这次跨境缉捕的经验和教训,这已经成了他推动试点改革之外的又一桩“私事”。
“刚才讲的,关于在境外陌生环境下,如何利用有限资源进行追踪。
如何判断目标可能选择的逃窜路线、以及与不同司法体系执法部门协作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都明白了吗?”
林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条理清晰。
“明白了,林总!”
年轻人们异口同声,声音洪亮。
这时,坐在前排,今年刚从部属警校刑侦专业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来的徐阳,猛地站了起来。
小伙子个子很高,寸头,眼神里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一丝尚未褪尽的书卷气。
“林总,我有一个问题!”
徐阳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微有些发紧,“您在案例复盘里提到,在曼谷街头追击时,是您当机立断,下令把刀疤逼进那个拉玛废弃市场的。
当时情况那么混乱,车速又快,您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精准判断出那个市场是死路,而且他一定会进去?
万一他还有别的出路,或者强行冲卡呢?”
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处,也正是在场其他几个年轻人心中共同的疑惑。
他们都瞪大了眼睛,等待着林风的答案。
这种临场的关键决断,是教科书里学不到的。
林风看着徐阳那充满探究欲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多年前刚入警时的自己。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些许感慨。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一张张警队未来的希望,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让他肩头那份传承的责任感愈发清晰。
“直觉。”
林风开口,说出了两个让年轻人们略显错愕的字眼。
看到他们眼中的不解,他继续解释道:“但直觉不是凭空来的。
它来源于对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瞬间综合处理,来源于大量实战案例积累下的潜意识判断,说白了,就是经验。”
他走到写字板前,指着上面画出的曼谷那条街道的简图:“当时,我的大脑里快速闪过了几个关键点:
第一,我之前研究过周边地图,记得那个市场另一头没有主干道,大概率是死胡同;
第二,刀疤的车在之前的行驶中表现出对通往码头的路更熟悉,突然拐进支路,可能是想绕行,但也暴露了他对这片区域细节的不熟悉;
第三,我们的车辆已经形成了合围驱赶的态势,给他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在高速逃窜中,人更容易被引导进入看似可以摆脱追兵、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是潜意识里的‘洞穴本能’。”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起来:“而这份能让你在电光石火间做出相对正确判断的经验,往往……是用惨痛的教训换来的。”
他拿起讲台上那个泡着浓茶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呷了一口。
茶水带着苦涩的味道滑过喉咙,他的思绪似乎也随着这口茶,飘回到了异国他乡危机四伏的惊心动魄之夜。
更早之那些他不愿多提,却深深烙印在骨子里的挫折。
“我刚分配到派出所的时候,”林风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能让人静心聆听的力量,“也栽过跟头,而且不小。
因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疏忽,差点让重要的嫌疑人逃脱,受了处分,被当时的上司当众骂得狗血淋头,那段时间,几乎抬不起头。”
年轻人们屏息静气,他们大多听说过林总的传奇,却很少听他提起如此“不光彩”的过去。
“那时候我就明白一个道理,”林风看着他们,“警察这个职业,不允许你犯太多错,有时候一个小的失误,付出的可能就是血的代价,可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所以,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多小的案子,结束后都会在脑子里反复复盘,推敲每一个细节:
如果当时换个方式处理,结果会不会更好?
如果嫌疑人当时那样做,我该怎么应对?”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些复盘,这些‘如果’,看似无用,但积累多了,就会变成你的一种本能。
在曼谷街头那一刻,我没有时间摊开地图慢慢分析,所有的判断,其实就是过去无数个夜晚,我在脑子里推演过类似场景的瞬间投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