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整顿的大略方策虽已商定,暖阁内的烛火却仿佛映照出更深沉的暗影。朱由检并未即刻让二人离去,他执起温在红泥小炉上的紫砂壶,亲自为张维贤与李邦华续上了已微凉的茶水。氤氲的热气升腾,模糊了他年轻却已显沉毅的面容。他动作舒缓,刻意营造着一种平静,然而眉宇间那层挥之不去的隐忧,却如窗外渐浓的夜色,无法驱散。
放下茶壶,他修长的手指在光滑冰冷的紫檀木御案面上无意识地划动着,仿佛在勾勒某种无形的壁垒。沉默片刻,他忽然开口,声音比方才商议具体军务时低沉沙哑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凝重:
“京营之事,有二位爱卿殚精竭虑,为朕分忧,朕本可稍安。然则,纵有万全之策,若根基动摇,一切皆为空谈。朕心中尚有一虑,如鲠在喉,日夜难安。”他抬起眼,目光如深潭之水,缓缓扫过二人,最终定格在张维贤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魏阉(魏忠贤)经营多年,其势早已根深蒂固,盘根错节,非止于朝堂文官。这宫禁戍卫,锦衣缇骑,乃至东厂、西厂这等天子亲军……其耳目爪牙,恐怕早已遍布内外,无孔不入。朕居此九重深宫,看似安稳尊荣,实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恐皆在他人耳目监视之下。”
他顿了顿,语气中透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冷峻与锐利,仿佛出鞘的匕首,寒光乍现:“京营整顿,乃是剜却毒疮,触动利益之巨,无异于虎口夺食,断人财路,更夺人权柄。朕恐有人见大势已去,狗急跳墙,铤而走险,行那悖逆弑君、祸乱宫闱之举!届时,朕自身安危尚在其次,不过一死而已。然,若因此致使整顿大业功败垂成,新政夭折,甚至引发宫闱巨变,朝局动荡,国本为之动摇,则朕……将成为大明的千古罪人,悔之晚矣!”
他的声音愈发沉重,一字一句,敲在听者心上:“故而,朕……信不过现在的锦衣卫!更信不过那被魏阉牢牢掌控的厂卫!朕需要一双绝对忠诚的眼睛,一把只听从于朕的利剑,守卫这最后的安全之门。”
这番话,坦诚得近乎残酷,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李邦华神色骤然一凛,背后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他身为清流文臣,虽深知阉党势大,对朝政渗透极深,但对宫廷禁卫、皇帝贴身护卫体系可能被侵蚀到何种地步,体会远不若身处漩涡中心的皇帝和与禁军系统关系密切的勋贵那般切身与惊悚。皇帝此言,几乎是在直言他正处于某种“监视”与“威胁”之下。
而张维贤,则是瞳孔猛地一缩,浑浊的老眼中瞬间闪过无数复杂的计算与权衡。他比李邦华更了解内廷卫戍的格局与厂卫的可怕之处。皇帝此言,绝非杞人忧天!他瞬间明白了年轻君主那未曾完全言明的深层担忧——这已不仅仅是整顿京营,削弱阉党外部势力,更是要开始构筑真正属于皇帝本人、足以在关键时刻与魏忠贤掌控的宫廷武力相抗衡的贴身护卫与情报屏障!这是在向他这位勋贵之首,掌握着部分京营兵权,且在勋戚子弟中颇有影响力的老臣,寻求最核心、最敏感的武力支持。
皇帝这是将身家性命,乃至改革成败的赌注,押在了他英国公府的身上!
暖阁内陷入了短暂的死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张维贤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加速的心跳。风险?巨大无比!一旦应承,英国公府将彻底站在魏忠贤的对立面,再无转圜余地,失败则可能是灭顶之灾。然而,机遇呢?同样是空前!皇帝能将如此隐秘且关乎身家性命的担忧直言相告,这是对他英国公府累世勋戚莫大的信任,是将张家更进一步、更深地绑上了皇权战车,一旦功成,从龙之功,权势将更上一层楼,真正成为皇帝在军中的第一心腹。
利弊得失,在张维贤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他深知,此刻已容不得丝毫犹豫退缩。皇帝需要的是绝对的忠诚和毫不犹豫的执行力。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离席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朱由检深深躬身,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陛下所虑,深谋远虑,直指要害!确是老臣愚钝,未能及早体察圣心,为陛下解此隐忧!陛下身系天下安危,江山社稷之重尽系一身,岂可置于如此险地?禁中护卫,天子近卫,必须掌握于绝对忠贞不贰、可与陛下同生共死之人的手中!”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炭火,紧紧看着朱由检,抛出了他思虑已定的人选:“老臣世受国恩,蒙陛下信重,托以整顿京营之重任,岂敢再惜身家?老臣膝下有一犬子,名唤之极,现任京营参将,统领一部人马。此子虽年齿尚轻,历练或有不逮,但自幼秉承家训,习武不辍,亦熟读兵书,知晓忠义大节。其人性情忠勇果决,心思缜密,对陛下、对大明赤胆忠心,绝无二志!可堪驱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