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西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把深秋的寒意牢牢挡在外面。朱由检刚送走李邦华,脑子里还在梳理整顿京营那堆乱麻,王承恩就悄无声息地凑近,低声禀报:“皇爷,英国公张维贤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朱由检眼中精光一闪——来得正是时候,这是他计划里关键的一环。“请英国公进来。”他随即对王承恩补充道,“把炭火拨旺点,取那坛窖藏的金华酒来,烫热了,朕要和老国公喝两杯,驱驱寒,好好聊聊。殿外十步以内,不准留人,没朕吩咐,谁都不准靠近。”
“奴才明白。”王承恩领命,立刻亲自去安排,确保万无一失。殿里伺候的几个小太监也低着头,鱼贯退出,厚重的殿门轻轻关上,暖阁瞬间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私密空间。
没多久,一位穿着国公常服、须发皆白但步伐稳健的老者,跟着王承恩稳步走了进来。正是英国公张维贤,历经数朝,勋贵之首,脸上带着符合身份的恭敬,眉宇间却沉淀着经过大风大浪的沉稳和看透世事的精明。他正要按规矩行跪拜大礼,朱由检已经敏捷地从御案后绕出来,快步上前,在他膝盖弯下去之前稳稳扶住了他的胳膊。
“老国公快快请起!”朱由检语气真诚,带着不容置疑的亲热,“您是国家的顶梁柱,几代的勋臣,跟朕是血脉相连的自家人。私下见面,还行这么大礼,岂不是见外了?来,这边坐,朕备了点酒,正好跟老国公说说话。”
他亲自引着微微有些错愕、更有些受宠若惊的张维贤,走向暖阁里边更舒适的一块区域。这儿设着一张铺着厚锦褥的软榻,榻中间摆着张紫檀木矮几,几上已经放好了王承恩刚送来的、正冒着醇香的热酒,还有几碟精致却不铺张的下酒小菜。朱由检坚持让张维贤在软榻上首坐下,自己相对而坐,距离一下子拉近,气氛顿时变得像家人关起门来说悄悄话一样私密缓和。王承恩给两人斟满温热的酒酒后,就躬身退到远处帘幕的阴影里,垂手站着,像个沉默的背景板,把全部空间留给了这对身份悬殊但此刻利益相关的君臣。
暖阁里炭火噼啪作响,酒香和暖意混在一起,驱散了最后那点拘束。
朱由检先举起小巧的白玉酒杯,目光温和地看向张维贤:“老国公,朕常看史书,感念勋臣的功劳。还记得,英国公这一脉,从张辅老将军开始,就跟着成祖皇帝起兵靖难,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真正跟我大明同呼吸、共命运,开国定鼎的骨干家族,是真正‘与国同休’的铁券世家,丹书铁券,世代相传。这一杯,朕不以天子身份敬,敬的是张家世代忠贞,一百多年来守护社稷的赤胆忠心!”说完,他率先把杯中酒一口干了。
张维贤连忙双手捧起酒杯,神情激动,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天恩浩荡,竟然这么记得臣先祖那点微末功劳,臣……臣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心里滚烫!张家世世代代受皇恩,沐浴国泽,只有效仿祖宗,拼了这把老骨头,才能报答陛下万分之一!”他也举杯满饮,一股热流顺着喉咙下去,暖了身子,也搅动了心思。
“是啊,‘与国同休’……”朱由检放下酒杯,目光好像穿透了时空,变得有些悠远深沉,语气也转为推心置腹的沉重,“老国公,这四个字,比千斤还重啊。朕最近晚上睡不着,老反复琢磨这‘与国同休’四个字。这‘国’是什么?它不光是朕朱家一姓的江山,也是你英国公府,是所有勋贵世家,是满朝文武百官的立身根本,安身地方,富贵来源啊!我们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前程荣辱,都拴在这个‘国’字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像子侄在跟家族里最倚重的长辈说掏心窝子的难处,神情恳切又带着深深的焦虑:“可老国公,您经历了几朝,眼光毒辣,应该比朕更清楚现在这‘国’是什么情况。关外,建奴八旗铁蹄撞关,努尔哈赤、皇太极野心勃勃,辽东地盘被他们糟蹋得不成样子,已经不完整了;内地,陕西连着几年大旱,土地干裂,流民成群结队,眼看要成燎原大火,闻香教那些邪教也在暗地里活动;朝中,国库空得能跑马,各地军饷欠了一屁股,边军怨声载道,而京营……唉,刚才兵部李邦华说的,想必老国公也听到风声了,军备废弛,武库空虚,几乎没兵可用!老国公啊,”他盯着张维贤微微变色的脸,一字一顿地问,“要是我们脚下这大明的根基继续被挖空,甚至……有一天,真到了要垮台的地步,你我这种‘与国同休’的勋贵世家,这上百年积累的荣耀、府邸、田庄、财富,乃至全家老小几百口人的性命,又能去哪儿?哪儿还有世外桃源?”
张维贤握着酒杯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发白,脸色彻底凝重起来,甚至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恐。他太清楚了,新皇帝说的,绝不是吓唬人,而是正在一步步逼近的、冰冷残酷的现实。作为勋贵头子,他掌握的信息和洞察力,让他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这大厦将倾的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