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放榜的喧嚣过后,零陵王府迅速投入到对新科士子的任用与安置工作中。这批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犹如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华国略显稚嫩的官僚体系,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新官上任,磨合与挑战
中选的士子们被分为数批,一部分成绩优异、见解独到者,被直接授予县级副职或进入各郡太守府担任文书、参事;一部分格物、明算成绩突出者,被充实到格物院下属各工坊或郡县工曹;还有一部分则被派往各地新设立的学堂,担任启蒙教师。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距。这些新晋官员,大多缺乏实际政务经验,满腔热血却难免书生意气。他们到了地方,往往与那些由林越元从、归附士族或军中转职的“旧官僚”产生摩擦。
例如,一位名叫李慎的寒门士子,被派往桂阳郡某县任县丞,主管户籍田亩。他依据《新政条例》,雷厉风行地推进清丈工作,却触动了当地一些与县令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豪强利益。县令阳奉阴违,胥吏敷衍塞责,使得李慎举步维艰,甚至收到匿名威胁。
类似的情况在各处皆有发生。新官们试图严格推行新政,却遭遇旧有势力的软抵抗;他们带来的新思想、新方法,也与一些官员的因循守旧产生冲突。
消息反馈到零陵,林越并不意外。他对徐庶和蔡文姬道:“此乃必经之阵痛。新政非一纸法令可成,需人与制度相辅相成。传令各郡县,设立‘新政督导使’,由元从干吏与可靠的新科士子共同担任,巡回地方,调解纠纷,支持新官履职,同时严惩怠政、抗命之旧吏!”
同时,林越下令在零陵书院开设“政务速成班”,由徐庶、蔡文姬等亲自授课,向新科士子们传授实务经验,并组织他们到格物院、官营工坊、模范田庄参观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举措,有效地加速了新官员的成长与磨合。
二、 北地阴云,曹操的回应
华国内部忙于消化科举成果、整顿吏治之时,北方的曹操并未闲着。科举制度的成功推行,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若放任林越如此发展下去,双方的实力对比将发生根本性逆转。
“不能再等了!”许都丞相府内,曹操对着麾下谋臣武将,斩钉截铁地说道,“林越小儿,籍科举收买人心,以奇技淫巧蛊惑众生,若待其羽翼丰满,必成心腹大患!必须在其根基未稳之前,予以重创!”
然而,经历了上次南阳之败,曹操也意识到强攻硬打代价巨大。他采取了新的策略:
其一, 技术模仿与反制。曹操召集麾下能工巧匠,以及部分被迫北迁的原荆州工匠,下令研究华国的水泥、强弩、猛火油等物。他甚至在邺城设立了类似格物院的机构“将作府”,由心腹统领,专门负责仿制和改进华国军械。虽然短期内难以达到华国的工艺水平,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改进了攻城车的防护,尝试制作类似猛火油的燃烧物。
其二, 经济封锁升级。曹操联合徐州、青州等地势力,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方的贸易禁运,尤其是严格封锁铁、铜、硫磺等战略物资南下的渠道。同时,他派细作潜入华国,高价收购粮食、布匹等必需品,试图扰乱其市场,制造通货膨胀。
其三, 外交孤立与牵制。曹操再次派出能言善辩之士,秘密前往建业和成都,一方面渲染林越推行科举、“毁灭纲常”对天下所有士族的威胁,试图重新点燃孙权和刘备的危机感,修补反林联盟;另一方面,则向刘备许诺,若其出兵牵制华国西线,将来可共分荆益之地。
三、 零陵对策,未雨绸缪
曹操的动向,很快被内卫和军情司探知,呈报林越。
“曹孟德果然不肯坐视我等壮大。”林越看着情报,冷笑一声,“模仿技术?封锁贸易?拉拢盟友?手段倒是不少。”
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商议。
徐庶分析道:“曹操设立‘将作府’,意在弥补其技术劣势。然我华国格物之学,乃主公带来之新学体系,更有《专利律》激励创新,非简单模仿可及。但其全力仿制,亦不可不防。”
大乔则从经济角度提出建议:“曹操封锁贸易,虽对我造成一定困难,然我荆南、交广物产日渐丰饶,尤其是粮食、海盐、白糖、纸张等已能自给自足,甚至有余力输出。且我可通过海上商路,与交州以南、夷洲乃至更远之地贸易,换取所需。曹操之封锁,效果有限。”
针对曹操的外交活动,蔡文姬道:“孙权经上次大败,心有余悸,且其内部士族对科举恐惧,未必敢再轻易与我为敌。刘备有诸葛亮在,其志不小,既想分羹,又恐为我作嫁衣。曹操之外交,恐难如愿。”
林越综合各方意见,做出部署:
技术保密与迭代:格物院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如水泥最佳配方、猛火油提炼、高炉冶铁细节、新船设计等)的保密工作。同时,加速新一代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保持代差优势。特别是针对可能出现的仿制攻城器械,研究反制措施。
开拓新商路:鼓励和支持大乔的商会,利用“破浪号”等新船,大力开拓南方和海上贸易线路,建立不依赖北方的原材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市场。
外交分化:主动派出使者,向孙权重申和平意愿,并可适当放宽部分江东急需物资(如药品、白糖)的贸易,示之以弱,稳其心神。对刘备,则可由诸葛亮旧识(如徐庶)修书,陈说利害,暗示“抗曹”大于“抗林”,至少保持其中立。
内部提速:加快官营工坊建设,尤其是交广铁矿的开发与军工生产,争取在曹操完成技术模仿和联盟重组之前,进一步扩大自身实力。
尾声
零陵的夜晚,格物院的实验室和各大工坊依旧灯火通明。新科举子们在政务速成班挑灯夜读,或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适应。海上,“破浪号”正在进行最后的远航准备。
林越站在王府的沙盘前,看着代表华国疆域的模型在烛光下延伸,又看向北方那大片属于曹操的阴影。
“曹操在追赶,孙权在观望,刘备在权衡。”他低声自语,“我们必须跑得更快,不仅要巩固内政,还要在科技、经济、外交上全面突破。这场竞争,才刚刚进入关键时刻。”
雏凤的翅膀已经硬朗,但前方的天空,依旧风云激荡,寒潮暗涌。新一轮的较量,已在无声处展开。
喜欢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